第19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王徽之在跟着大司马桓温混的时候,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作为一个在职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这样不修边幅确实不好,而且一般的领导都不喜欢有这样的下属,不过桓温是个爱才之人,知道他的是个才子,对他十分宽容。
过了几年,王徽之转任到车骑将军桓冲手下干活,负责管理马匹。王徽之依然我行我素,还是整天一副披头士的模样。可桓冲不是桓温,他虽知道王徽之有才,但却看不惯恃才放旷的人,所以经常找机会刁难王徽之。
有一次,桓冲下基层调研,特意跑到王徽之的工作岗位上巡查,然后问他:&ldo;王参军,你在军中管理哪个部门?&rdo;
王徽之想了想说:&ldo;不知是什么部门,我上班的时候经常见到有人把马牵进牵出的,我想不是骑曹,就是马曹吧!&rdo;
桓冲白了一眼再问:&ldo;既然你的工作和马有关联,那你管理的马匹总数有多少?&rdo;
王徽之眯着眼睛说:&ldo;这要问那些给马喂饭吃的小弟,这些小事我一般都不管的,哪里还知道有多少匹马?&rdo;
桓冲一脸的不满,又问:&ldo;我听说最近马经常伤风感冒,病重的也多,死掉的马有多少?&rdo;
王徽之一脸无辜地说:&ldo;哥,我连这有多少匹活马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死马有多少呢?&rdo;
桓冲顿时面瘫,实在拿这人没办法,只好拂袖而去。
☆、第18章最早的计划生育政策
孝武帝当权时期他实施了一项政策,这项政策没有季度查环查孕,妇女也不用上环,男人也不用结扎。但是人口膨胀却抑制住了。我认为是最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且比较成功。这个政策分两步走:
第一步:废除了度田收租制。(不合理的制度不用管)
第二步(关键一步):纳人头税。具体办法就是不管老百姓自己有没有土地,或土地多少,一律按照人头纳税。这样人口变成为了征税的标准。一开始是每口人纳税米三斛(一斛=120斤),后来又增加到五斛,相当于家里多一个人就要向政府多交600斤粮食。
这是典型的富人和地主优待政策,有米就可以生孩子。
而对于失业农民和孩子多的家庭,确实是致命的一击。后果大家也知道了,大家不敢结婚了,自家户口多增一人多一份税,结婚的也不敢多生孩子了,又要养儿又要养国家。占有社会人口大部分的劳苦大众如何承担得起?由此,人口膨胀的速度得到了一定抑制。
☆、第19章最无间道的从军记
东晋末年,当朝皇帝司马元掌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国家政权,他筹划着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庞大的军队那得征兵啊,往哪征?这不是有一批失业农民在没活干嘛,走走走,都给我上战场当炮灰去。结果加重了未被征用的农民农业工作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由此爆发了农民大起义。
说到这个,我挺无奈的,巩固政权确实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但社会矛盾那么重,正所谓&ldo;攘外必先安内&rdo;,对于老百姓来说,安居乐业尚未成功,解决温饱还需努力,这时候你往外打仗打个毛线啊?
这次征兵,就是内部战争的导火线,本来是没什么仗可打的,结果一征兵社会就乱了,不干征兵这事就根本不会引起农民起义,所以说因果循环,想必是如此,那就开打吧。
农民起义是许多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农民起义是农民起义军和政府正规军开干。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有点特别。交战的双方人员是未被征入政府军的农民组成起义的队伍和刚刚征集进入政府军的农民部队开干,结果就成了农民打农民。
大家都是因为没饭吃才打的仗,混口饭吃而已,没必要那么当真。以致发展到后来战场上的情况普遍是,两军开战,打输的一方而又没死的兵又投入到赢的一方军队继续参军,吃部队饭。大伙饿得实在没办法了,打仗管饭啊,为了活命而已,战死总比饿死好,饱鬼总比饿鬼好。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后,战场上的士兵总是你来我往,今天这部队里砍人,明天那个部队里射箭。看似滑稽,实属心酸。他们是在用生命在吃饭!
最后,东晋灭亡了,不是亡在了起义军手上,而是亡在了自己人手里。
一般来说,当官最怕功高盖主,一般是没有好下场的,但也有例外,东晋就有这样一个人,功高盖主,盖就盖了,顺便当个主子吧,他就是刘裕。
事情是这样的,刘裕是江苏徐州人,自幼家贫,在北府兵中担任将领。成为当时镇压农民起义的主力。农民起义被他平定后,刘裕顺理成章加官进爵。
公元416年刘裕就被封相国,再过两年辅政,掌管军政大权。
公元420年,刘裕迫使当时当政的恭帝让位,正式称帝,国号宋,史称&ldo;刘宋&rdo;。自此,东晋被刘宋取代。中国的南方开始了南朝时期,南朝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治时期都很短,各存在几十年,最后被隋朝统一。
☆、第20章四小时代的终结
晋亡朝只是一种被取代,没有血流成河的战争,是大势所趋,皇帝被能者而居之,而且刘裕是一位相当强的能者,因为平天下的事情他干成了,治国他也在行。
《亡朝不过如此》第19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