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这年的战争本来是郑成功的赢面比较大,当时郑成功率军十七万北上,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收复了南京附近及安徽的部分地区,还把南京团团围住。
本来北伐战事一路凯歌,士气高涨,应该一鼓作气攻下南京城,但是郑成功就在这时犯了轻敌的错误,以为清朝的部队都是菜鸟,早打晩打都一样能打赢,所以在包围南京城后他不打了,等着南京投降,自己则在城外摆上几百围庆功宴预祝一下胜利,大家吃吃喝喝地不亦乐呼。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宴席的场面,军人吃饭不拘小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东倒西歪地一堆,脸红耳赤地一堆,酒气冲天。就在这时,清军的骑兵突然袭击,杀进军营,郑成功的部队都没有练过醉拳,被迅速打败,逃回了厦门。
这场失利,令郑成功了解到清军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菜鸟,当然他自己也过于轻敌,谁能想到他兵临城下不是备战而是开party。郑成功思前想后都必须为自己的反清复明事业找一个根据地,按照自己打水仗的强项,这块根据地他选择了台湾。
当时的台湾已经被荷兰人占领,要拿台湾做自己的大本营,必须和荷兰人干一架。
干就干呗,还怕你荷兰人不成?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人,从金门出发进入台湾的耳鹿门登陆扎营,然后迅速攻克台南,把荷兰人打退到了台湾城(现在的安平)。然后向荷兰人发招降信。
荷兰人自然不想放弃台湾这块肥肉,不仅死守台湾城,还向找来巴达维亚的援军攻打郑成功,但都被击败。
就算如此,荷兰人还是不肯投降,郑成功最后了解到台湾城内并没有水井,饮水问题都要靠农妇三拳解决。他又派兵把进城的水源都塞住,然后威逼利诱,恐吓棍骗无所不用其极,一段干涸的煎熬日子过后,荷兰人口渴得实在没办法,终于在当年的十二月三日举白旗投降,灰溜溜地逃回了自己的国家。
至此,台湾省只用一年的时间就被郑成功收复,反清复明事业终于有了一块四面环海的大本营。郑成功在台湾大搞各项建设,地方政府、学校、医疗等系统配套逐步完善,使台湾的发展有了硬件的基础。
可惜的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一年后病死,那一年他才39岁,虽然郑成功一辈子还没活到人生的不惑之年,但他所拥有的成就是许多知天命,甚至已达耳顺之辈所无法比拟的。
他不肯随父投降清朝,敢于挑战长辈的意愿,毫不屈服于强权统治之下,奋起反抗。有着民族的节气和傲骨。
他反对侵略,击败外国侵略者,为祖国收复台湾省,就算击退荷兰侵略者这事儿是他在当时的局势所迫,有着私人利益的行为,也是中华历史上光辉的一笔,书写着反抗压迫、反击侵略的民族精神,为后人所敬仰。
郑成功死后,他的子孙继续扎根台湾,高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与清朝抗衡。当然,在中国海边一个小岛上喊着推倒清朝,恢复明朝统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打,也只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和蚍蜉撼大树的效果。
此时占据台湾的郑家,只不过是打着貌似正义的口号来脱离清朝的统治,割据一方当个小皇帝的做法而已。而且台湾的地势四面环海,易守难攻,与此同时的清朝也忙于中原大地内的各种平乱,所以无暇顾及这一块逐渐发展起来的小王国,所以才有了郑家去台湾放公休假的机会。
公元1681年,休假到此结束了。
这一年,三藩之乱终于结局,清朝的统治障碍就剩下台湾郑家这一颗扎手钉。恰好这年郑家又出现内乱,郑成功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最后剩下十二岁的郑克塽当家。
十二岁的雏儿能干嘛?我们十二岁还在上六年级,早点读书的才念初一,学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段,如何掌控一个小王国?所以台湾内的大权都掌握在大臣冯锡范和刘国轩的手里。这样的局面,必然要挨打的。只不过郑家还没有做好挨打的准备,而清朝康熙就已经盘算着开打的预备了。
公元1683年,康熙起用施琅为水师提督,带领三百战船,二万水师进攻台湾。仅仅打了一场仗就大获全胜,郑家部队被清军干掉了两万人,二百只战船全部被击溃。
这时的郑家掌门人郑克塽已经十四岁了,恩,念初二了。估计一个初中生应该学过&ldo;识时务者为俊杰&rdo;这句话,所以郑克塽也挺懂事,吃了败仗之后马上向施琅投降。台湾自此被康熙成功收复,完成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清朝在台湾驻扎军队,从此台湾成为中国东南海上抵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防御重镇。
此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对著名的皇帝统治期间,清朝的政权还遭遇过准格尔部首领叛乱,俄罗斯帝国的侵略和尼泊尔的侵扰。平定了这几场动乱之后,清朝的疆域已经基本稳固,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到了乾隆皇帝掌权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成形,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第66章两手政策把清朝拉向了衰败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清朝也是如此,她就算发展得如何辉煌,为中国奠定了多少基础,也终究是历史中的一页,注定要被翻过。清朝的衰败,从它的两手政策开始。
第一手政策:地丁合一,又称摊丁入亩。
《亡朝不过如此》第75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