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这个,既然大胜了,为何还要赔钱?
你以为这能难倒奕山吗?赔钱嘛,好说,历年来清政府与英国通商存在着部分的欠款,这次就一次过还给英国了。
欺君之罪,你就不怕被诛连?哦,我又out特了,皇帝侄子要诛连谁?(笑)
历史上记载的清朝对这种说法是信以为真的,而且听到打了胜仗开心得不得了,钱就随便花了,所以清朝当时是怀着非常愉快的心情地批准了《广州和约》。
无论如何,战争的第二回合还是输了。
至此,清英开展已经两连败,战局陷入了低谷。不过虽然清政府不争气,咱们广东人民还是挺长志气的,在清朝与英国的第三回合开战之前,一段小插曲让英国侵略者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权、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这段插曲名叫‐‐三元里抗英!
☆、第71章三元里闹的俩笑话
话说英军把《广州和约》弄到手后,那个洋洋自得啊,那个飞扬跋扈啊,以为中国人民都是怂包、是菜鸟,都好欺负了。自满的英军中一小股躁动分子在1841年5月29日跑到广州三元里村里面干起了抢劫的勾当,不料三元里的村民们个个都是隐世武林高手,干起架来可比清朝部队狠多了,进村的英国抢劫犯们当场就被愤怒的村民们使出看家本领干掉了几个,其余的见势不妙马上逃跑。
家仇国恨当前,三元里村民们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一腔热血,召集了大部队在三元古庙集会,商讨组成民兵组织对抗英国的侵略分子。
这次抗争虽由三元里村民发起,但附近103乡的群众也自发地加入到民兵组织中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次联合起来的群众成分真是五花八门,既有农民,又有工人,还有地主乡绅,估计大家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中国人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绝对不是一盘散沙,而是钢筋混凝土,刚强有力。
既然统一了起来,就开干吧。
5月30日凌晨,也就是英军那帮人跑来三元里抢劫未遂的当晚,在三元里村民号召下组成的几千人临时民兵组织进攻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大家呼喊捣乱一番后马上逃跑。英军当时估计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不知道打仗还有&ldo;抛砖引玉&rdo;这一招,所以洋人们带着枪炮一路追赶着貌似落荒而逃的三元里村民们,等英军跑追着跑到三元里的牛栏岗的时候,突然间四面楚歌,呼声高震,愤怒的三元里村民突然涌出来把英军团团包围。
我英文不太好,不知道&ldo;中计&rdo;这词翻译成英文该怎么念,但我如果当天在场,一定能从无数被包围的英国人口中把这词学得滚瓜烂熟。
不过当时的英军还是比较镇定的,因为村民们人数虽然多,但手上拿的都是镰刀、锄头准备肉搏战。反观自己,长枪短炮握在手,远程武器一枪一个没问题。英军们背对背把自己围成了一个圆形,纷纷把枪口对准了来势汹汹的村民,英军指挥官准备一声令下就开火,马上就要有一堆人倒在枪响之后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牛栏岗的地面上突然滴滴答答作响,声音逐渐变大,随后噼噼啪啪越演越烈。
咋回事?这是下雨了!
而且是倾盘大雨。英军见雨势越下越大,不管了,开枪!!可是无论英军多用力扣动扳机,枪炮就是不响,都给雨淋湿了,火药不起作用。此时的火枪在他们手上比木棍都不好使。
天助我也!三元里村民们见势马上冲上前砍杀。
这场围剿战可谓壮观,村民们在场上大刀大刀地向鬼子头上砍去,场外站着妇女儿童组成的拉拉队也大声呐喊助威,三元里牛栏岗上呼喊声、砍杀声、加油声夹杂着侵略者们的help!don&rso;tkill!等求救声震天,仿佛向上苍汇报着这次抗英的战果。
不过这场雨也下得蹊跷,咋就那么及时呢?按照英国人的宗教信仰在他们出战前估计没少握着十字架祷告耶稣、祈求保佑,应该多少也能得到点上天庇佑吧。可惜他们忘了这里是中国,而且在中国干的是坏事,他们这样的恶人在中国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按照咱们中华大地的神佛理论,掌管上苍的玉皇大帝是连法力无边的西天如来佛也要给三分薄面的存在。估计本来咱玉皇大帝是要让雷公电母好好惩罚一下这帮英国侵略者的,可是耶稣受了英国人的祷告,一点事请也不干总说不过去吧,只好出面来求求情。
上天虽有好生之德,可以不打雷劈死这帮入侵者,但也不能让我们中华老百姓挨枪子儿啊,所以弄了场暴雨为我三元里英雄们助威,大胜这场群众抗英之战。
当然,以上只是我比较封建迷信的想法而已。
后来敌人的增援部队赶到,被围困的英军才得以逃回四方炮台。我们三元里村民打铁趁热,继续围攻四方炮台,英军被围得实在没办法,只好向清政府求救。
此时的清政府,作为大将军的奕山理所当然收到了英军的求援信。
真是风水轮流转,几天前自己与英军一战,被彻底打败举了白旗投了降,这对军人来说是何等的屈辱。如今自己投降还没几天,英军的生死却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上。
如果我是奕山,我肯定当时就笑得合不拢嘴,这帮侵略者被百姓干死了最好,nozuonodie听说过吧,谁叫你们得了便宜还卖乖?得了《广州合约》这么大的便宜还想着去干小偷小摸的勾当,我看不起你们,被群众抓住打死了活该!
《亡朝不过如此》第82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