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1/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青篱闷闷的坐在椅子上道:&ldo;我在试试看能不能做出不透风的窗纱来。&rdo;说着猛的站起身子,走到窗户跟前儿仔细的看了,笑道:&ldo;快去取刷子来,咱们试试把这蜡液直接刷到窗纱上看看行不行。&rdo;
若是先将布固定好,后将蜡烛液体刷上去,就不会存在刚才的问题了,而且即使被风吹得裂开了,也可以随是补上。
再次试验的结果总算是没有让青篱失望,看看外在的天气,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今天总算是有点成果,没有白白浪费掉呢。
光照问题想到了解决办法,青篱对种温室蔬菜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参照着前世蔬菜大棚的样子,微微做了改良,画了张图样,让张贵找了几个人来,便着手开始搭建温室。
温室的结构也简单,一共三道墙。两边的墙体垒成一米高,中间的一堵墙垒成两米高,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侧坡儿效果,这样可以增加室内光照的时间。
不开窗的地方全部用厚厚的稻糙盖严,最上面又抹了一层厚厚的糙泥,开窗子的地方,一边用油纸,一边用刷了蜡液的白布,她想看看哪种效果更好一些。又使人照着记忆中的样子,用稻糙编了许多糙帘子,以备早晚气温低的时候,盖在开窗的位置保温。
一连忙活了三四天,总算将这怪模怪样的温室造好了。因这温室的墙体用的都是简单的糙泥,也就是普通的泥土中加入稻糙即可,倒也没花几个钱,最后柳儿来报帐,总共花了五两多银子,其中大部分的银子都花在买蜡和油纸上面。
温室造好后,青篱便叫张贵去铁匠铺,定制一些铜管儿来,柳儿眉头轻皱,问道:&ldo;小姐,若是按你的说法,这里面种菜还得烧火加热,从菜长出来到长成,那得用多少木柴啊,以我看,您这菜种得不划算。&rdo;
青篱心中也没底儿,一是不知道这长丰县的气候,冬天最冷时会冷成什么样,若是要生火,这一季菜下来,究竟需要多少柴;二是不知道自己用油纸蜡布代替塑料薄膜到底能不能产生透光挡风的效果。
便笑着道:&ldo;划不划算,得试试才知道,若真是不划算,回头拆了它便是。&rdo;顿了顿又笑道:&ldo;若真是划算,那咱们将来大面积种植,可就发财喽。&rdo;
杏儿道:&ldo;小姐,这里面真的能种出春夏里才有的菜?&rdo;
青篱点点头:&ldo;理论上是可以的。至于成不成,过了今年冬天便知道了。&rdo;
杏儿拍手笑道:&ldo;若真能种成,冬天里再也不用天天吃萝卜白菜了。每到冬天就腻味得要死,天天就那几样可吃的菜。&rdo;
青篱笑道:&ldo;我这温室里的菜就是给你这样嘴馋的人种的。那些有点闲钱的人家,哪个能忍得了一个冬天只吃那么一两样菜?&rdo;
……
求粉红票票~~~~
正文第十二章买下荒地(一)
第十二章买下荒地(一)
张贵一连几天的泡在那块河滩荒地上。找了小李庄的村民仔仔细细的打听这荒地的年头,淇河有无发过水,以及开垦的难易等等。小李庄的村民听说这位县城里来的,要开这荒地,都一连的摇头。
一个年约五十的老汉,拈着山羊胡子,语重心长道:&ldo;我说后生,那块地要不得。都荒了好几十年了,要变成良田,难呐。再说了这精心侍弄的好地一亩地才出三四石的粮食,一般的地也就是出二石左右的粮食,你这荒地么,我看一石都难。这一石粮食才多少钱?开荒又要花多少钱?不合算啊不合算啊。&rdo;说着一连的摇着头走了。
虽说张贵心里原先也嘀咕过合算不合算的事儿,可是小姐主意已定,他倒不好多说了。思量一会儿先把这合算不合算的事儿抛到一边儿,又连着找了一些人问问别的情况。
最后仍然不放心,又使了些钱,请几个村民沿着荒地周边将荒糙割了,开出一条路来,打算再请小姐来看看。
青篱听了张贵转述那老汉的话,心中细细回想了前世家里几亩地的收成。她是八零年出生的人。那会子农村才刚刚实行包产到户不久,五六岁的时候就常听父母说今年麦子收了多少斤,玉米收了多少斤,印象中的数字大多都五百斤左右,只有一年,麦子大规模生病,许多麦子都枯死了,父母担忧得不行,以为那麦子要绝收了,但最终那一年麦收后,父母称了粮食,欢喜得不行,她记得清清楚楚,亩产是三百五十斤的样子。
而且那个时候,麦子的新品种极少,用的还是传统的自己留的麦种,与现下的这状况倒差不多。
后来,高产的品种多了起来,麦子的亩产大都在九百斤到一千斤之间。
而前世她所在的农村,要说比现在的条件好的两点,一是有农药,二是机井灌溉。
《穿越种田纪事》第84章(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