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也许,这一切都是大唐的劫数。当初,李世民是何等的英明,识尽天下英雄,将天下豪杰尽赚彀中,却偏偏对身边这个相随十数年的&ot;真凤天后&ot;视而不见。李治却与父亲恰好相反,他&ot;慧眼识珠&ot;,对武氏一见钟情,并确信她能帮助自己。想不到却把自己的家族送进了油锅。这一切真可谓是鬼使神差,即使是李世民也难以预料。他虽然预料到了李治的性格懦弱,但绝对预料不到,儿子会让一个女人干预李唐的朝政。
事实上,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无论对接班人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安排,都不能达成所愿。他不可能对朝堂之上的情况不了解,虽然找了两个辅臣,但任何人都知道,关键还在于接班人本人,是否是那块材料。李治显然不是那块能保住李唐天下的材料。
可为什么还要选李治作为接班人呢?
无可奈何选李治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却成为唐太宗的接班人,按照封建皇位传递方式,如果不是他前面的八个哥哥纷纷落马,恐怕抽签都抽不到他。有一种假设是:如果不是李治成为太宗皇帝的接班人,唐朝历史不会有武则天这个人。这种假设完全成立,因为太宗的儿子们没有一个会像李治那样喜欢上武则天。
那么,唐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李治作为接班人?从历史来看,他不是因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是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李治。
李世民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按照封建王朝&ot;家天下&ot;惯例,立太子以长,其他都封为王。但是,这种惯例在唐朝首先就被李世民打破了,他就不是长子。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的儿子们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认为长子一定就是皇帝,非长子一定就不是皇帝。
李世民的儿子们下场都很可悲: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在《旧唐书太宗诸子》后感叹道:&ot;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ot;我们知道,皇帝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外姓人,所以,宽容一点来讲,李世民也只有这十四个候选人。而第二、第十一、第十二子又早夭,所以只剩下了十一个候选人。而这十一个中有十个却陆续出局。
首先出局的就是大儿子李承乾和第四子李泰。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ot;承乾&ot;,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小时候的李承乾秉性聪明,八岁即被封为皇太子。谁知长大后却喜好声色,漫游无度,而且特别善于伪装。在他老子面前,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这样的人注定要搞出事来,果然,他最终选择了革他老子的命。关于他造反的说法有两种:第一,此人腿脚不好,又加上父亲对四弟魏王李泰很看重,他很怕被废;第二,父亲当年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对他影响很大。但最终他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魏王李泰自然也不是好东西,他对大哥早有成见,并且私立党羽想要夺太子之位,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想立他为太子,但他不满足,也想革命,结果被老子幽闭起来,三十五岁就死了。
唐太宗十分痛心,他后来的死也跟这件事有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报应一说,那这件事就该算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了。为了不让悲剧再重演,他下了一道诏书:&ot;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ot;
太子是一国之本,唐太宗对此深为了解,他把目光投向了第三子吴王李恪,李恪是隋炀帝的女儿阴妃所生。此人文武兼备,和唐太宗很像,并且在大臣、百姓中的威望很高,唐太宗很想立他为太子,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却强烈反对。因为他看到外甥李承乾、李泰都出局了,就想把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推上来。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不立。而李恪也没有因为未被立为太子幸免于难。后来,长孙无忌辅立李治,借口&ot;谋反案&ot;杀掉了李恪,他这样做的目的是&ot;以绝众望&ot;,从而稳定外甥李治的统治。
最终,唐太宗无奈之下把目光投向了第五子李忻,但这个儿子也不是好人。为了让李忻成材,他把李忻身边的长史换掉,让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可就在贞观十七年(643年),李忻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失败被杀。第六子李愔是个享乐主义者,他所在的州县百姓恨不得杀了他,这样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江山交给他的。第七子李恽,因被人诬告其谋反,惶惧自杀。第八子越王李贞,听他讲话直觉他是个绝对的好人,但看其做事却是个绝对的小人。唐太宗最终还是把眼光投向了最后三个儿子:第十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第十三子赵王李福平庸无能;第十四子曹王李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本事,而且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被贬黔州。
那么,剩下的也只有李治了。
由上可知,唐太宗选择李治是无奈之举,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手中已经没有了候选人,其次就是朝廷重臣长孙无忌的影响力。
中国有句俗语叫&ot;有其父必有其子&ot;,可为什么唐太宗的儿子们却如此不争气呢?当初,唐太宗不是没有对他们进行教育,他经常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告诫他们不可忘了李氏家族的传统。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这位英明盖世的皇帝肯定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全在&ot;家天下&ot;的宗法制度。
《破译皇权的更替密码:帝王遗嘱》第34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