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这日里大雨未歇,徐三便准备了车马行装,另带上几名会武的仆从,打算就此出发,朝着开封都府行去,哪知临别之时,那原定赶车的妇人听人说徐总督乃是私自回京,吓得一身冷汗,生怕日后追究起来,自己跟着受了连累,竟跪在雨中,不肯赶车上京。
徐三见状,心上一叹,正打算寻个家仆赶车,未曾想原本一直不声不响的潘亥,竟在此时走了过来。那少年未曾多言,直截了当,一跃而上,利落执起马鞭,又默然看向徐三,缓缓抬手,为她掀起车帘。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潘亥来时不曾撑伞,发髻上、衣衫后,均已被雨水沾湿一片。而他此时的眼神,与平常的他,又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孤傲与忿恨,倒好似一汪烟波浩渺的湖水,云海茫茫,让人看不穿个中情绪。
徐三一怔,忽地忆起潘亥先前提过,说他之前靠着养马喂马,勉强糊口,至于这赶车驾马之事,想来他也是驾轻就熟。她深深看了潘亥一眼,不曾多说甚么,大步迈上车架,接着掀帘而入,于几案之后的软榻之上缓缓坐定。
片刻过后,只闻得潘亥低低喊了声驾,马车便辚辚而动,于滂沱急雨之中,朝着开封匆匆行去。
徐三抬手掀帘,只见风凄雨凉之中,那几名仆从头戴斗笠,骑于马上,紧紧护于左右,而马车后方,总督府的匾额之下,梅岭无言泪落,却也无可奈何,留也留不住,拦也拦不下,只得以目相送,祈佑平安。
主仆二人,隔着重重雨雾,遥相对望,心中皆是百感凄恻,难以言说。也不知今朝一别,来日会否重逢。
徐三薄唇紧抿,只见梅岭的身影,愈去愈远,愈来愈小。天阴雨湿,她心上渐冷,缓缓放下车帘,接着倚于车壁之上,静听着风雨声、车马声交织一同,辚辚萧萧,恍若呜鸣。
一行人马,按着徐三的吩咐,一路上忙投急趁,昼夜兼行,不过三日有余,便已进了京畿一带。眼瞧着众人风尘仆仆,人困马乏,便连年才十八的潘亥,时不时都打个哈欠,眉眼间满是倦怠,徐三心生不忍,便令众人勒马,于官道一侧,稍事休息。
眼下正是深秋时节,官道之上,落叶铺霜,徐三放眼望去,只见目之所及,尽是金红交映,风起之时,林中草木,更还飒飒作响。若是平常,她倒还有心思欣赏这满目秋色,只是今时今日,她心中愁思茫茫,如何还顾得上这眼前景致?
徐三暗暗一叹,正欲询问奴仆,可曾休息妥当,不曾想便是此时,红叶林中,有几人骑马渐近,徐三定睛一看,不由微微蹙眉,却原来那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伺候过她的常缨。
先前周文棠给了她两人,令其跟随左右,这二人一文一武,各有所长,文便是梅岭,武即是常缨。只是后来,常缨也不知为何,渐渐与徐三疏远,不但对着韩小犬挑拨离间,更玩忽职守,差点儿让徐三葬身火海,酿成大祸。
此时故人重逢,徐三心中却是暗暗起疑,只觉得她出现于此,十分蹊跷。她薄唇紧抿,冷冷看向翻身下马的常缨,而常缨却是一挑眉,轻声笑道:
&ldo;徐总督,别来无恙。此地乃是通往开封府的必经之路,我奉中贵人之命,已在此等候多日,只等着接应三娘回京。&rdo;
徐三勾唇,缓缓说道:&ldo;哦?中贵人,可还有别的吩咐?&rdo;
常缨笑道:&ldo;徐总督私自回京,抛下官府事务,不管不顾,中贵人听说之后,似是有所不满。他说……阿囡,有误前程。&rdo;
有误前程这四字,正是周文棠最后一封信中所言。
潘亥盘腿坐于车架之上,轻轻荡着手中马鞭。少年一听阿囡二字,目光闪烁,晦暗难明。而徐三带来的其余仆侍,其中有几个,都是周文棠先前给徐三的,大多识得常缨,此时见她过来,倒还有几分轻松。
徐三却是垂下眼睑,又沉声说道:&ldo;你原路折回罢,我无需接应。&rdo;
常缨面色微僵,随即叹了口气,缓缓说道:&ldo;三娘,是我从前不好,对你多有得罪,中贵人也训了我,骂我&lso;万死犹轻&rso;。后来我想去北边打仗,中贵人都因此不肯放我去。我领了教训,如今也识得轻重了,三娘子,你不看金面看佛面,此番便饶小的一回罢。&rdo;
《不平则鸣》第290章(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