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8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就这样,大家又顺利地通过了第二项决议。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确定这次起义的区域。

第一章板仓送别(8)

这是目前湖南省委最大的难题,也是毛泽东感到压力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央明确指示,这次起义以长沙为暴动的计划,在原则上是对的,但仍坚持在湘南、湘中的暴动同时发动,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对于中央的这一指示,湖南省委的常委们在沈家大屋早已进行过多次讨论,大多数同志认识到要在全省同时起义,人力和财力都有巨大困难,而且也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毛泽东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伸开手掌打人力量大,还是握紧拳头打力量大,要取得起义的胜利,只能将手掌握起来,那就是将起义区域缩小,集中力量打击敌人。于是,湖南省委决定,在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安源和岳州等处的地区组织起义。

这个地区处于湖南省东部,东接江西,北界湖北,一旦发动起义,其影响可波及到湘、鄂、赣三省。

当时的情况是,湖南新军阀唐生智为了和蒋介石争权夺位,将部队的大半调往湖北、安徽一带与蒋介石、李宗仁对峙;留在湖南的部队又调往湘南以防范正勾结广东军阀的许克祥部。湘东敌人的力量相对空虚,而在这个地区,还保存着一批由共产党掌握着的革命武装力量,可以作为起义的军事骨干。没有这一批武装力量,发动起义可能是一句空话。

就是这个沈家大屋,扎出一个大火把,只等一声令下,这个火把将被点燃,冒起冲天的烈焰。

沈家大屋会议最后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确定毛泽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将修水、铜鼓和安源的武装力量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省委书记易礼容为行动委员会书记,负责组织各县的工农武装起义,配合工农革命军,夺取长沙。

省委还拟定了十条暴动标语:还决定由彭公达到中央报告起义计划,并决定当时由省委致函中央进行解释。

会议散了,沈家大屋静静地立在秋天的黑夜之中。开完常委会议的革命者们,仿佛忘了一天会议的疲倦,趁着黑夜,又开始陆续地离开这一所神秘的屋场,他们的身影融入夜幕之中……

任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暴,一场冲天烈焰,全是从这里孕育的。

毛泽东站立在台阶上,看着来接他的那辆黄包车稳稳地驶到了他的跟前。他正要上车去,忽见一个人站在墙边,他停住脚步,转过身来。

那个人正默默地向他走来。

&ldo;毛委员,保重!&rdo;夏明翰心中说。

&ldo;明翰同志,保重!&rdo;毛泽东心中说。

暗夜中,两双目光对视良久。毛泽东很欣赏跟前这个热血汉子。在省委常委会上,夏明翰总是站在毛泽东一边,两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达到了一种默契。

夏明翰十分仰慕毛泽东,他从和毛泽东的交往中深深感到,中国革命的发展,一定离不开毛泽东这样高瞻远瞩的人物!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

黑夜平静如水,世界平静如水。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六、

黄包车颠簸着走街穿巷,车轮辗压着石板路,发出&ldo;嘎吱嘎吱&rdo;的响声。

毛泽东留着掩耳长发,穿着薄薄的蓝色长衫,怀里抱着一只深红色的药箱,坐在黄包车里。他外出时,常常是医生的打扮。行不多远,果然就被两名巡夜的官兵拦住。

那个嘴里叼着烟、斜挎着短枪的肥头大耳的兵士,只是揭开车帘晃了一眼,脑袋一偏,便让黄包车通过了。接连遇上两次巡警的检查,都没发生麻烦。毛泽东心想,国民党虽然尚未建立特务组织,但巡查却加紧了,敌人可能嗅到了什么气味,以后更得加倍谨防才是。好在,他一再嘱咐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麻痹大意。

黄包车按照预定的路线一直向前驶去,毛泽东忽然说:&ldo;师傅,路走错了!&rdo;

车夫将车子停下,四处张望了一下,轻声说:&ldo;郎中,路没错,不是说去板仓杨寓给杨夫人看病吗?&rdo;

第一章板仓送别(9)

毛泽东说:&ldo;板仓没错,但不是这个板仓!&rdo;

车夫疑惑地望着毛泽东。

毛泽东说,&ldo;将车拉到城郊去,我给你加倍的车力钱吧!病人现在没有住在清水塘了!&rdo;

于是黄包车驶出长沙城,沿着弯弯曲曲的官道,拐进长沙县,一直往前驶去。毛泽东坐在车里,将车窗帘打开,让凉风拂进来,闷热难熬的感受才稍有缓解。

看来一场大雨免不了要到来了。

车夫全身被汗水湿透,到了后来,身上竟然没有汗出了。车子经过一道小溪时,停下车,车夫说&ldo;先生请让我到河边喝一口水!&rdo;

于是车夫蹲到溪边,双手捧着水,咕嘟咕嘟喝了一个饱,似乎还不解渴,又蹲下去捧起一捧喝下去,这才站起身来,&ldo;先生要不要喝水啊,这水清甜的呢!&rdo;

毛泽东却在身后呵呵一笑说:&ldo;大师傅,我已经喝过了,我比你喝得还多,好,我们赶路吧!&rdo;

车子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岔路口,透过小小的车窗,能看得清遥遥相对的珠影山和飘峰山隐隐浮在茫茫的月光中,毛泽东知道,只要拐上左边那条山道,离黛瓦土墙的板仓屋场就只有几脚路了。

《金秋烈焰》第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