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另一方面,苏军的攻势并未受到德军增兵的影响。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已经在华沙以南100公里的地方渡过维斯瓦河,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坦克部队的前卫甚至推进到了距华沙只有16公里的沃洛明。
当俄国坦克真正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时,此前一直对苏联人的实力持怀疑态度的博尔将军变得既紧张又兴奋。兴奋的是,华沙正面的苏军给德国人造成了巨大压力,正好方便他在战线后方组织起义;紧张的是,一旦苏联人抢先发起攻击、占领华沙,流亡政府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将丧失一个争取国际支持的最佳机会(特别是在民族解放委员会已经成立的情况下)。他该何去何从?正当此时,一个出人意料的信号从战线后面传了过来。
7月29日,设于莫斯科、专门负责对波兰广播的&ldo;柯希丘什科电台&rdo;突然以波兰语发布了一则通告:&ldo;一贯拒不投降、与德军周旋到底的华沙城里的朋友们,行动的时刻到了!在街头与敌人奋战吧,在工厂与敌人奋战吧,在商店和住宅与敌人奋战吧!你们的斗争将保卫国家和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促成最后解放的到来。&rdo;既然连苏联人都发出了呼吁,那么起义显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最富戏剧性的是,柯希丘什科是1794年波兰民族起义的领袖,而当时把这场起义镇压下去的,正是沙皇俄国的军队。
华沙城里的&ldo;国内军&rdo;部队此时已经聚齐了所能搜罗到的全部轻重火力:1000支步枪、1700支手枪、300挺轻机枪、60支冲锋枪、7挺重机枪、35门反坦克枪炮和25000颗手榴弹。7月31日下午5点45分,尤戈夫斯基、博尔将军和赫鲁斯捷尔将军在位于华沙近郊的总指挥部下达了武装起义的最后决定,行动时间定为24小时后的8月1日下午5点整。
波兰永不灭亡第一天:8月1日(1)
第一天:8月1日
坐落在维斯瓦河畔的华沙是横贯在柏林和莫斯科之间的最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1596年,波兰-瑞典国王西格蒙特&iddot;瓦萨三世将皇室和中央政府由克拉科夫迁至华沙,华沙开始成为波兰王国的首都。在1655-1657年瑞典战争期间,华沙遭到严重破坏,以后又屡遭强国入侵和瓜分。1918年波兰复国后,华沙再次被定为首都。
华沙市区位于维斯瓦河西岸,周围环绕着红砖砌成的13世纪内墙和14世纪外墙。素称&ldo;波兰民族文化纪念碑&rdo;的旧皇宫、美丽的巴罗克式建筑克拉辛斯基宫、华沙城的象征‐‐青铜美人鱼像,都位于市区北部的老城一带。维斯瓦河东岸的普拉赫则是新兴的工业区,与西岸以数座桥梁连。流经市区的维斯瓦河多数河段只有310到360米宽,但穿过整座城市后,河面宽度一下子扩大到800米。
在德国人占领的几年里,华沙大体上还保持着原貌,只是德国人在其中建成了两个&ldo;德国区&rdo;:一处为&ldo;政府街区&rdo;,以阿道夫&iddot;希特勒广场(原毕苏斯基广场)为中心,包括了华沙老城、布吕赫宫(原波兰外交部)、军事代表处大楼、总司令部、驻扎着军事机关的欧罗巴饭店,以及开设有酒吧、餐馆、电影院的&ldo;德国人之家&rdo;;另一处则称为&ldo;警察街区&rdo;,位于华沙最优美、最高雅的地段,以布里斯托尔饭店为中心,主要包括胜利大街和警察街,以及美景宫(贝尔维德宫)、瓦曾基宫。还有一些独立的机关‐‐如发电厂、自来水站和邮局。因为它们占地过于臃肿,不能布置在大街区里,德国人同样也在它们周边安插了零星的警察分局。
从纳粹踏上波兰领土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把波兰人看成破坏分子,并对其严加防范。自1943年春天起,党卫队和盖世太保的间谍就开始渗透到&ldo;国内军&rdo;的外围组织中,并取得了捕获罗韦茨基将军这样的&ldo;大捷&rdo;。令人惊讶的是,接替罗韦茨基的博尔依旧保持着前任粗枝大叶的风格,以至于当他在7月23日发布&ldo;全体部队自7月25日凌晨1时起进入戒备状态&rdo;的命令后,德国人的间谍立刻把情报送到了华沙城防司令罗尔少将的手里。甚至连&ldo;国内军&rdo;指挥者的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德国人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波兰永不灭亡第一天:8月1日(2)
由于&ldo;国内军&rdo;放心大胆的保密措施,加上杂乱无章的通信联络,起义并未在8月1日下午准点开始,而是在四五天前就陆陆续续地展开了。在起义日,各个街区的部队依然没有统一行动,而是东一枪、西一枪地先后开火,有些部队甚至到下午4点(即起义正式开始前1小时)才接到命令。
8月1日这一天,华沙城里起初一切正常。居民依然按时到机关上班或抵达生产岗位,整个城市表面上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中午时分,设在西郊沃拉区一间工厂里的&ldo;国内军&rdo;总司令部突然遭到了炮火的猛烈袭击。德军抢先动手破坏了&ldo;国内军&rdo;的指挥中心!千钧一发之际,博尔将军带着幕僚们从着火的窗子里跳出,才幸免于难。但在一片混乱中,司令部方面用于与伦敦流亡政府联络的两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却因为损坏了重要部件,一时无法使用。司令官只好带着他的幕僚撤向老城,寻找备用指挥所。一路上,他不时攀登到屋顶,像中世纪的王子一般俯瞰&ldo;国内军&rdo;各部的动向,勉强掌握起义的进度。
《被遗忘的较量》第6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