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第107章 乌托邦(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
1月24日,离情人节档期还差三周时,环球就大张旗鼓地举办了诺丁山的影评人观影会——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环球影业对诺丁山的质量信心十足,也可以理解为环球在第六感生死缘的惨败下,已经急需一部容易回本的浪漫喜剧片回血了。
在铺天盖地的映前宣传下,影评人早已对凯瑟琳·霍丽德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一部商业片急不可耐了。他们的目光在此刻当然只关注着霍丽德这个女主演,部分余光分给著名的编剧理查德·柯蒂斯,至于那个澳洲来的无名小卒希斯·莱杰?他们即使想起,也只会为霍丽德的不专业而皱眉——踢走休·格兰特这样与编剧有过密切合作的优秀演员,然后把毫无资历的新人拉进剧组,听上去怎么都有种暗箱操作、满足一己私欲的感觉。
“至少战火中的伊甸园里她的表演还能让人眼前一亮,”《纽约每日新闻》的专栏影评人杰米·伯纳德对身旁的德雷克·艾利这样说——德雷克是为名利场撰写影评的作家,“从星战前传的目前情况来看,她的发挥空间似乎并不大,所以希望诺丁山能给我一个惊喜,毕竟这是她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只不过,观众也许不会喜欢她和除莱昂纳多以外的人在商业片的大荧幕上恋爱。”
德雷克忍不住调侃道:“但你要是看了预告,你就会发现莱昂纳多还是出场了——现在的年轻人闹腾起来,真是一点不输我们年轻时候的那些好莱坞人士。”
艾伦·莫里逊在他旁边笑道:“1999或许是属于凯瑟琳·霍丽德的一年,有诺丁山和星战前传在,她的累计全球票房今年或许能超过30亿,又如此年轻有为,她的未来真的让人期待。”
环球影业这次对于邀请专业影评人的宣传工作可以说不遗余力,《芝加哥日报》的罗杰·艾伯特,《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华盛顿邮报、电视导览杂志、名利场杂志……以及英国的帝国杂志首席影评人艾伦·莫里逊都应邀来到纽约。当然,鉴于诺丁山是一部在英国拍摄的,讲述好莱坞女星和英国男人的爱情故事,主演霍丽德又有着英国国籍,《帝国》很难对此不重视。
他们都是上了年纪不太关注娱乐八卦的人士了,但凯瑟琳·霍丽德的婚变消息还是很难不传进他们的耳朵。不过大部分都付之一笑——比起他们年轻时候好莱坞女星那些稀奇古怪的情史履历,霍丽德这点事放到过去也算不得什么。再说,决定她前程的最重要的东西,永远是她的电影。不比几十年前有二战的原因向好莱坞输送了大量人才,现在的好莱坞是越来越缺乏过去黄金年代明星的天赋和光辉了,像凯瑟琳·霍丽德这样有演技有外表,虽然年轻却已走在70后实力前列的潜在巨星,他们当然更多是秉持着呵护喜爱的态度。
观影地点选在了百老汇的大使剧院,不少人还顺便订了晚上观看芝加哥音乐剧的门票,毕竟大使剧院就是二十多年来芝加哥的指定演出地点。华盛顿邮报的德森·汤姆森在落座前还有空遐想,霍丽德的外祖母朱迪·霍丽德当年就是在百老汇以戏剧出名,还斩获过托尼奖,因此博得凯瑟琳·赫本的青睐和提携,不知道轮到凯瑟琳·霍丽德的话,她会不会尝试歌舞片,她的歌舞天赋是否能和她的美貌一样脱颖而出。
罗杰·艾伯特很欣赏艾伦·伯斯汀这位年近七十仍然愿意挑战高难度角色的老演员,也赞同凯瑟琳在拍完商业片后,重回独立电影里拍摄具有挑战性的角色,所以因此在电影开场前,他还额外多询问了几句梦之安魂曲的拍摄状况。
凯瑟琳的公关发言人笑容可掬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凯瑟琳和艾伦没有多少对手戏,但非常高兴能和这位顶尖水平的女演员合作同一部电影。凯瑟琳已经拍完了梦之安魂曲中的大部分戏份,但因为之前为了角色短时间内瘦身超过了26磅,现在正在住院调养中,后续会再补拍三天才杀青。
现场在一度鸦雀无声后也交流起来,即使是肯尼斯·图兰也没有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凯瑟琳·霍丽德固然在私生活上并不完美(实际上这样也不算什么——茱莉亚·罗伯茨还逃了两次婚呢),但她对于电影的敬业再一次固化在影评人们的脑海里,毕竟在虽然谁都知道冲奖除了演技外也需要话题度和狠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狠。再加上现场不会有人对圣丹斯电影节大出风头的《死亡密码》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毫无印象,因此大家顿时都对这部新锐导演+当红青年演员+演技派老演员的配置,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环球熟悉的logo放映完,背景音响起(“千万不要转台,因为我们有幸邀请到安娜·斯科特来接受我们的访问……好莱坞前所未有的重磅巨星……斯科特小姐的新电影再度获得票房冠军……”),隽永抒情的钢琴歌曲《She》舒缓地奏响,所有人也随之进入了正题。
“She,
她,
MaybethefaceIcan’tforget,
也许是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容颜,
Thetraceofpleasureorregret,
牵动着我的欢愉与悔恨……”
在克制又悲悯深情的歌声中,凯瑟琳穿着那条酷似奥黛丽·赫本在窈窕淑女里的白色长裙出席的泰坦尼克号伦敦首映礼……凯瑟琳登上名利场杂志的封面照片……今夜秀的采访视频……一切此刻属于“安娜·斯科特”的荣誉如流水潺潺,润物细无声地落下烙印——安娜是个当红明星。
大多数影评人都没有参加那艘巨轮的首映礼,也不愿给予过多关注——后续的惊天票房与他们最初的差评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他们根本不愿意去回忆。正因如此,凯瑟琳·霍丽德在伦敦首映礼上如梦如幻的盛装,被金发和珠宝完美晕染过的鲜妍面孔,还是又一次在一年多后震到了他们一瞬:没有人不会被这样光艳明亮如一轮旭日的容貌所打动,而她柔和轻盈的微笑,也让人理解到为什么月亮的柔光终究是太阳借予的,而这让任性的莱昂神魂颠倒不愿放手,似乎也可以理解。
“我当然看过她的电影,我知道她非常……美丽明媚。”一个穿着衬衫的年轻男人登场,他虽然英俊,但看上去却有点温吞内敛,急匆匆穿过马路时生动有趣地说完了一大段台词作为对诺丁山这个奇妙地方的介绍——不少隐约记得男主角演员是个澳洲人的影评人,此刻还为他纯熟的英伦口音怀疑了一秒。
希斯虽然和霍丽德一样过分年轻,倒也不是撑不住场面。看来环球还没有发疯到让霍丽德全盘操控她的第一部可以肆意指手画脚的电影,肯尼斯·图兰思忖着想。他记下了希斯·莱杰这个名字:好莱坞越来越缺乏长得好又强烈个人特色的男演员了,希望希斯不会让人失望。
这毕竟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而爱情片的戏码几十年来早就被拍遍了,大家也早就预先知道这是个有点类似罗马假日的故事,但爱情片考验的就是漂亮的男女主角之间的荷尔蒙是否足够吸引人,情节是否老套可以放在其后,现在看,至少诺丁山的景色风光的确可能让热爱英伦风景的美国人有些心动。
在看到男主角威廉拿着橙汁迎面撞上大明星安娜,弄脏了她的衣服并邀请她来家里更换的情节后,罗杰·艾伯特这样心不在焉地想着:他这个年纪当然会忍不住思考,一个普通的英国书店老板怎么有机会在路上遇见孤身一人的大明星,但也许对还会做梦的年轻人来说,这部爱情童话正适合他们。
无论如何,凯瑟琳虽然是奥斯卡级别的年轻演员,但之前擅长的都是剧情片,这是她第一次涉足浪漫喜剧领域,和她搭戏的又是比她还要年轻、毫无履历的澳洲新人,要是两人电波对不上,凯瑟琳端着架子,导致拍出来毫无荷尔蒙吸引力的话,那下场或许会比第六感生死缘还惨——毕竟影评人并没有责怪第六感生死缘的演员,因为布拉德·皮特和克莱尔·弗兰妮含蓄暧昧的对手戏相当有火花,批判剧情拖沓冗长的炮火都集中到剪出三小时片长的导演身上了。但轮到诺丁山失利的话,影评人就不会对主演如此宽容了:她拿了一千五百万片酬,她主扛票房,那风险也自然应该照单全收。
不过这次,霍丽德的运气似乎很好。脱下露丝的胸衣来到现代后,她开启的崭新爱情故事仍然足够吸引人。
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是一桌恒久难忘的琳琅宴席,那诺丁山就是一小块酸甜兼具、口味悠长的柠檬蛋糕,看上去只是普通的餐后甜点,但微酸后看似俗套的甜蜜仍然能让人露出感动的笑意。
表面美丽任性、私下孤独的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星,和一个绅士体贴又内向腼腆的普通英国男人(虽然普通人显然不可能都帅得像希斯·莱杰,但总不能不准人做梦吧),历经分分合合走到一起,共同追求着快乐稳定的亲密关系——在写出了《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理查德·柯蒂斯笔下,独属于英伦的幽默笑料与感情跌宕起伏的酸楚结合得天衣无缝。
爱情是老套的,爱情是相似的,但能吸引人的爱情就在于那些美好到足以让人暂时忘却现实残酷的甜蜜细节:安娜和威廉的每一次含情对视,每一次温柔的牵手,安娜任性可爱又勇敢无畏的脾气,裸。照泄露后她遭遇记者的长枪短炮时的彷徨无助,以及威廉善良柔软但不乏坚决的性格,他温暖充满趣味的家庭……这一切都让两个角色很快立了起来。
安娜·斯科特的太空电影用了尚未上映的星战前传素材,帕德梅·阿米达拉女王站在宫殿高高的穹顶之下,阳光倾泻下,她年轻沉稳的面庞上是一种静谧的哀伤。这是一个小小彩蛋,博得了现场大部分人的笑容。
理查德·柯蒂斯独特的幽默为电影台词增添了太多光彩。男主角威廉在假扮成《名马与猎犬》杂志去采访安娜之前,被拉去采访另一个小童星时(熟悉凯瑟琳·霍丽德履历的影评人露出了会心一笑,因为这也算一个彩蛋——这个小演员是艾伦·佩姬,是凯瑟琳在出演风雨哈佛路时扮演她小时候的演员),由于对娱乐圈不够了解,在童星提到自己拍过的22部电影里最喜欢的是“和莱昂纳多合作的那部”之后,男主角居然愣愣地询问:“你是说,和达·芬奇?”
艾伦·佩姬呆住了,露出了惊骇的表情:“是迪卡普里奥。”
电影播放到这里时,全场愉快的笑声让环球的制片经理邓肯·沃西喜上眉梢。
随后的笑声更加普遍。因为男主角仍然不认识莱昂纳多,甚至由于这个名字是典型的意大利裔风格,他开始疑惑地询问面前这个为他的茫然而面露惊恐的小演员——“那他是你最喜欢的意大利导演吗?”
连罗杰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旁边的助理对他偷偷八卦说:“真不知道这是编剧写的,还是霍丽德下的手。”
如果诺丁山除了提及莱昂纳多的有趣对话以及他的客串作为卖点,其他情节毫无吸引力的话,那这部电影必定会成为天大的笑柄。但这种粗浅的预期从一开始就很快被打破,安娜与威廉感情线的起承转合如同一座精妙的宝塔建筑,虽然不至于让现场这些久经沙场的记者、影评人、作者落泪,但大部分人也不会看到婚礼上一对眼眶通红、深情对望的璧人后,还欣赏不了这样历经劫难收获圆满的古老童话式结局——说到底,这毕竟是一部电影,只是有点乌托邦而已。
而且很明显,凯瑟琳没有被骄傲冲昏头脑,以至于把诺丁山变成自己无死角展现魅力的独角戏,而是和希斯共同配合节奏,一起谱写了隽永的新爱情篇章。她对于如何扮演一个明星显得老道熟练,看上去远超她的年龄所具备的成熟程度,直到她显露脆弱时,才会让人忆起她的年轻——这种极具冲突性的复杂正是她的迷人原因之一。
肯尼斯·图兰已经想好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打分:当然远超及格水平,是一部足以成为浪漫经典的爱情片,但他并不是挑不出毛病——凯瑟琳·霍丽德实在选了一部讨巧省力的电影,因为她仿佛就在扮演自己。
说起来,要是凯瑟琳出轨的是希斯·莱杰,那倒更不算什么了。因为但凡看完诺丁山,观众都能理解一个女星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抛弃热恋过的丈夫,去和一个无名之辈在一起。这是似乎不太符合道德,但显然有许多情感比道德更美好,更具吸引力——凯瑟琳和希斯的对手戏缠绵悱恻,火花四溅,虽然也许有可能逊于泰坦尼克号里她和莱昂纳多的同框(毕竟哪个导演的暴君程度能胜过卡梅隆对演员的压榨呢),但谁叫莱昂纳多自己送来助攻,扮演了一个极不讨喜的
《及时行乐[美娱]》107 第107章 乌托邦(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