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封王被驳回让世家感受一下摊丁入亩的滋味(第3/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太行山连绵万里,宛如大海捞针,根本不可能入山清剿。但经此一事后,太平道声名狼藉,十多年发展得到的民心,一朝荡尽,威胁大减!
从原本深得民心、受到官方认可的“道教”,一下子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当然这只是幽冀地区。
据说其他州郡地方,有些百姓们不相信他们信奉的太平道是叛逆,竟在有心人挑唆下对抗官府,形成不小的麻烦。但因刘羽提前警觉、朝廷提前准备,倒也没有太大危机。
但经此一事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反而愈发严重起来!
——阶级问题!
百姓们为什么信奉宗教?因为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希望,只能寄托在宗教神灵信仰之上。而现在,他们信仰的宗教都覆灭了,百姓们还剩下什么?!
他们的精神寄托,等于被硬生生摧毁了!
在身体上得不到希望、精神上也没有希望,百姓们宛如行尸走肉,对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
这种局面若是不加以引导,必将后患无穷!
刘羽本以为自己提前遏制“黄巾起义”,令“太平道的阴谋”胎死腹中,可以令大汉不用进入动荡不安的局面,百姓们不用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正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但刘羽如今看到行尸走肉的百姓们,突然惊醒过来,这个“阶级问题”不解决,后面没有“黄巾起义”,还有其他起义!
东汉,已经走到了亡国边缘!
…
怎么解决阶级问题?
打土豪分田地?
可封建王朝最大的土豪就是皇帝和世家,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裹胁“百姓”对抗“世家”和“皇权”!
这不等于翻版太平道吗?!
刘羽如今是汉室宗亲,抛弃自己最大的身份和依仗,去对抗皇权和世家!
别说刘羽现在无根之萍,就算他有家有业,都做不到!
任何的改革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这种“土改”不适合汉代!
刘羽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利用自己身份,并且这个身份背后的皇权不会抗拒,甚至十分赞同的“改革”入手。
那么这个改革,必须对皇权有利,而对世家有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暂时解决阶级问题!
为了搞清楚这个“改革”,刘羽数日通过双穿门回到现代,上网查阅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最终一个改革版本,进入了他的视线——
摊丁入亩!
…
汉代的赋税是“编户齐民”,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这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而他们负担主要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人丁”是征税的依据,虽然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重人头税,因此,即使在“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时期,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
田租轻,壮大了世家豪强势力,对少地或无地的百姓们减免不高。
但重人头税,却令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沉重的赋役负担,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
大量的编户齐民从官府的户籍中消失,收不上税后,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第十六章 封王被驳回让世家感受一下摊丁入亩的滋味(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