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推进★边疆异动(第1/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在大梁国的广袤土地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学府之中,处处洋溢着新的气息。曾经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依旧是学子们研习的基础,但如今更多实用性的学科被引入。算术课上,年轻的夫子站在讲台上,拿着算筹向台下的学子们讲解复杂的算法,这些算法将应用于日后的商贸、工程等诸多领域。格物之学也备受重视,学子们对世间万物的原理充满了好奇,从简单的水车构造到复杂的天文现象,都成为他们探究的对象。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京城的官办学堂里,不少穿着朴素的孩子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们明白,如今的时代不同了,只要自己努力,便有机会凭借学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而且,从这些学堂里走出去的学子,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是在朝堂之上为国家出谋划策,还是在民间发展各种产业,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就在举国上下沉浸在教育改革带来的希望与活力之中时,边疆却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远在西北的边境线上,外族势力蠢蠢欲动。那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部落,他们逐水草而居,生活在大梁国西北方的广袤草原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得恶劣,草原上的牧草不如往昔繁茂,牛羊的数量也有所减少。而大梁国这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商贸愈发繁荣,城市建设不断扩张,边疆的一些城镇也逐渐富裕起来。
这个外族部落的首领看着自己部落中日益消瘦的牛羊和嗷嗷待哺的族人,心中起了贪念。他望着大梁国边境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和繁华的城镇,认为只要能够抢夺过来,就能让自己的部落重新兴盛。于是,他开始召集部落中的勇士,整军备战。
边境的守军最先察觉到了异样。巡逻的士兵发现原本平静的边境线上,时常有外族的小股部队在附近游荡窥探。这些外族士兵骑着马,背着弓箭,眼神中透着不怀好意。而且,边境的贸易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往日里与外族商人正常交易的大梁百姓发现,这些外族商人开始变得蛮横无理,强买强卖的现象时有发生。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商讨应对之策。这一边疆异动,犹如一片乌云,笼罩在大梁国繁荣发展的上空。
负责边疆军事事务的将军站了出来,他向皇帝禀报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边疆的防御力量。虽然目前外族还未正式发动大规模的侵犯,但他们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我们需要增派兵力,同时储备足够的粮草和兵器。”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但朕也不想轻易挑起战端,可若外族真的侵犯我大梁边境,朕也绝不姑息。众爱卿可有良策?既能保卫边疆,又能避免战争全面爆发?”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大臣们深知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既要保卫国家的领土和百姓的安全,又要考虑到战争可能带来的巨大消耗和破坏……
这时,一位文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外族部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表明我大梁国的和平意愿,同时也警告他们若敢侵犯,必将遭受严厉的回击。再者,我们可在边境地区展示我大梁的军事力量,让他们知难而退。”
皇帝听后,微微思索,觉得此计可行,便说道:“此计甚好,那朕该派何人前往呢?”那文臣又道:“臣举荐礼部侍郎李大人,李大人能言善辩,精通外族语言与风俗,定能不辱使命。”皇帝点头应允,当即传召李侍郎。
李侍郎领命之后,不敢懈怠,立刻整顿行装,带着随从和一些大梁国的特产出发了。经过数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外族部落。
那外族部落首领听闻大梁使者到来,心中虽有不屑,但也想听听大梁国有何说辞,便在大帐中接见了李侍郎。李侍郎进入大帐,不卑不亢,先是献上了带来的特产,然后说道:“尊敬的首领,我大梁国与贵部落向来和平共处,边境贸易也使双方受益。如今贵部落面临困境,我大梁国深表同情,但抢夺并非解决之道。”
首领冷哼一声道:“我部落的牛羊减少,族人挨饿,而你们大梁国却日益繁荣,那边境的土地本就该是我们的,只要你们让出来,我们自然不会再与你们为难。”
李侍郎正色道:“首领此言差矣。那片土地早已属于大梁国,且大梁国的繁荣也是百姓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如今我大梁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这改革不仅让大梁国发展,日后也可惠及贵部落。我们可以在贸易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帮助贵部落度过难关,若您执意发动战争,大梁国的将士也绝不会退缩,到时只会两败俱伤。”
首领听了李侍郎的话,心中有些动摇。他知道大梁国如今兵强马壮,真要打起来,自己的部落未必能占到便宜。但他又担心在族人面前失了面子,于是说道:“你且先回去,容我考虑几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侍郎知道此事急不得,便行礼告退,在部落附近扎营等待消息。
在大梁国内,皇帝也没有闲着。按照将军的建议,开始增派兵力前往边疆。同时,为了预防战争爆发,各地的粮草和兵器源源不断地运往边疆。民间的工匠们也自发地为边疆将士打造兵器和制造防御器具,百姓们都希望能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
数日后,外族部落首领终于有了回应。他派人告知李侍郎,愿意接受大梁国的贸易优惠,暂不发动战争,但要求大梁国划出一小片靠近边境的草地供他们放牧。
李侍郎赶忙将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之上再次展开讨论,一些大臣认为这是外族的得寸进尺,不能答应;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这是避免战争的好机会,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
皇帝权衡利弊之后,说道:“朕以为,土地虽不可轻让,但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可在边境划分出一片暂时供他们放牧的区域,不过要立下契约,明确这片区域只是暂借,且他们必须遵守大梁国的边境法规,不得侵犯百姓。”
李侍郎接到旨意后,与外族部落首领签订了契约。此后,大梁国一边继续推进教育改革,一边加强边疆的防御与管理。边疆的贸易重新恢复了正常,大梁国还专门派遣了一些擅长养殖和农业技术的人到外族部落,帮助他们改善牛羊的养殖和尝试一些适合草原的农业种植。外族部落的情况逐渐好转,与大梁国的关系也日益融洽,双方的和平又持续了下去。
几年之后,大梁国的教育改革成果愈发显着。随着实用性学科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创新之举。
在农业方面,从学府毕业的学子们将格物之学运用到农事之中,改良了灌溉工具,培育出更加耐旱、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成果不仅让大梁国内粮食产量大增,百姓安居乐业,还通过边境贸易传播到了外族部落所在的草原地区。外族部落的牧民们在大梁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种植一些适合当地气候的谷物,使得他们在面对恶劣气候时,有了更多的食物储备,不再仅仅依赖畜牧。
在商业领域,精通算术和商贸知识的商人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他们开辟了更多的商路,将大梁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色商品远销他国。大梁国的京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旅客。边疆城镇也因为贸易的繁荣而更加兴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然而,随着大梁国的不断发展强大,也引来了其他国家的嫉妒和觊觎。
东方的海国,听闻大梁国的繁荣后,起了窥视之心。海国以其强大的水军和独特的航海技术而闻名,他们一直想在陆地上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大梁国的沿海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标,那里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繁荣的港口城镇。
海国先是派遣了一些商船伪装成普通船只靠近大梁国的沿海港口,暗中窥探大梁国的海防部署。这些商船的船员偷偷绘制港口的地图,记录船只进出港的规律以及大梁国水军的巡逻路线。
沿海的渔民们察觉到了这些商船的异样。他们发现这些船只总是在一些敏感区域徘徊,而且船员的行为举止鬼鬼祟祟。渔民们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当地官府。
当地官员不敢怠慢,迅速将消息传递到京城。朝堂之上,皇帝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负责海防的水军都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海国来意不善,我们必须加强沿海的防御力量。臣建议增加水军的巡逻次数,在港口附近设置更多的了望塔,并且在关键水域布置暗礁和水雷,以防止海国水军的突然袭击。”
一位大臣补充道:“陛下,我们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海国,表明我们大梁国的态度。我们希望与各国和平共处,但如果海国执意侵犯,我们也将坚决抵抗。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外交手段,联合其他与海国有矛盾的国家,形成制衡之势。”
皇帝沉思片刻后说道:“众爱卿所言甚是。我们既要做好防御准备,也要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朕命你等即刻着手办理相关事宜。”
于是,大梁国一方面加紧海防建设,一方面选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前往海国。这位外交官名叫张大人,他精通各国语言和外交礼仪,深知海国的国情和文化。
张大人率领使团乘船前往海国。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抵达了海国的都城。海国国王接见了大梁国使团。张大人在朝堂之上不卑不亢地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大梁国与海国本无冤仇,一直以来都有着和平的贸易往来。大梁国希望这种和平能够持续下去,我们无意与海国为敌,但也绝不容许他国侵犯我们的领土和权益。”
《相府嫡女重生开启了抄家》★教育改革推进★边疆异动(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