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151 要限制母亲的置业欲望(第4/4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太稀缺,谁家买了谁遭罪,梁进仓肯定先给爷爷奶奶买一台。

老头老太太就喜欢听点戏,看点故事什么的了。

不过没办法,再坚持两年吧。

不过现在看因为建房子的钱的问题,把母亲为难成这样,做儿子的于心不忍。

就在想,实在不行,只好拿出一部分钱来,先让母亲建一处大瓦房?

钱在手里攒着,没什么意义,因为过几年国家放开物价,钱瞬间贬值。

但是也不能拿出来让母亲的置业欲望极大膨胀。

新建房屋的大小和样式,总是与时俱进的。

现在建起来的新房,过个三年五年,在各方面已经落伍了,所以建起来放那里没意义。

“娘,那你借到了多少?”

母亲翻着白眼瞅了瞅儿子。

又开始对墙发呆。

这是母亲生闷气的标准姿势。

这就让老大感到奇怪了。

母亲去姥爷家借钱,不应该被气到啊。

姥姥姥爷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一般,基本干不了农活,现在吃穿用度都要靠儿子,他们没钱。

自己还有俩舅舅。

大舅比母亲大。

二舅比母亲小两岁。

跟二舅家,这些年基本就是逢年过节走走,仅仅维持表面上的亲戚关系没断而已。

这种疏远是从大仓亲爹去世那年开始的。

原因无他,顶梁柱倒了,这个家就完了,二舅和二妗子生怕牵累到他们,于是采取了逃避状态。

既不见人,更不出钱。

而大舅跟二舅家正好相反。

在那些最悲惨的日子里,除了自己爷爷奶奶,和两个叔叔,左邻右舍的亲支近派,出力最多,出钱最多的,就是大舅家了。

大舅和大妗子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要管,还有生产队要出工,不能长时间在这边照顾。

那时候就是大表姐过来常住。

尤其是母亲生下小四儿的那段时间,大表姐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去年自己订亲,大舅借给了二百块。

很少有亲戚之间一下子能借出这么多的。

毕竟,借钱有风险。

即使知道没风险,对于老农民来说,钱在柜子里藏着,心里就踏实。

借出去了,总有自己的钱没了的感觉。

大舅一家对自己家的好,真的是说都说不完。

这次母亲去借钱,即使大舅手头一时不方便,也不至于让母亲回来生闷气吧?

看小说,630book。cc

《那年1987 电影》151 要限制母亲的置业欲望(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