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23章 长鱼面(第4/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陈阿婆默默叹了一口气,手搭在宋七娘的身上,轻声哄她:“七娘不怕,都过去了……”

生死关头走过一遭,回想患病前后体会到的人情冷暖,宋七娘陡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有多愚蠢,同时也明白过来,她借着别人的血泪苦难来自我安慰的举动,又有多么的卑劣和低贱。

哪怕被捧成名妓,哪怕杀出血路成了都知,哪怕她活得光鲜亮丽、受人追捧,但她私底下依旧深陷泥潭,终身为贱籍,死后也不得解脱。

北曲的妓子们,成日里面对的是没什么银钱的平民百姓。南曲的妓子们,寻常接待的都是高官贵胄、富商豪绅。

两者看似不同,实则都是以色、以才事人,都是不入流的行当,彼此没有任何区别。

经此一事,宋七娘终于大彻大悟。

虽然她受过伤,在床榻上躺了许久,但她的相貌还在,她的学识才气还在。

彻底养好伤之后,在甄九娘的造势之下,没费多少工夫,宋七娘又变回以前被人捧着的名妓,依旧有大把人拿着通宝金帛追着请她赴宴。

唯一不同的是,她仿佛一朝一间变了个人。即便对着客人笑得再动人,那笑意也透不进眼底,满心只想着赚来银钱,回去之后陪阿婆一起品尝美味吃食,或是给阿婆添些新衣裳。

受陈阿婆的影响,宋七娘虽然不信佛,但也开始学着行善事,悄悄给城中慈幼院捐银钱。此举不图名声,只求为她和阿婆积些福报,盼着下辈子可以和阿婆做亲祖孙。

除此之外,她的眼中也看见了旁的姐妹。平日里,若对方遇到难处,只要她有余力,能帮一把就会帮一把。

陈阿婆有宋七娘奉养着,时日一久,也养出些肉来,瞧上去身体康健许多。

一老一少相互依偎、扶持着,度过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

永平十六年,发生了许多事。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昭宁长公主的独子下场科考,即便糊了名,也依旧凭借真才实学高中进士。

对于宋七娘个人而言,那年最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是陈阿婆、甄九娘先后去世,以及她正式从甄九娘的手中接过宅子。

陈阿婆是先一步走的,临去之前,她还拉着宋七娘的手,说了许多宽慰的话。

她说,晚年能遇见七娘是最大的一桩的幸事,不怕外人笑话,她是真情实意将七娘当自己的孙女来疼的。

她还说,自己这辈子活够了,最后这几年托七娘的福,日子过得也很好,所以希望七娘不要因她的离去而伤心难过。

因着陈阿婆的离去,宋七娘给对方操办完葬礼,消沉了半月有余,方才渐渐缓下心绪。

陈阿婆走后不久,甄九娘的身子骨也日渐消瘦。

如若说,陈阿婆的故去是因为年事已高,也到时候了。那么甄九娘的患病,却是众人谁都未曾料想到的。

说来依旧有些不敢相信,仅仅一场风寒外加狠狠摔了一跤,甄九娘便就此卧床不起。哪怕往里头填再多的金贵药材,好似也只是泥牛入海,没有半分起效。

那时,宋七娘已经挣回都知的名头,名满整个长安,出入的都是高官贵胄的府邸。

即便如此,她仍然记着,当年被众人认为救不活时,甄九娘派来陈阿婆并且没有断她药材的恩情。因而,眼下形势对调,她也不曾放弃过对方,不断拿着帖子、花银钱去请城中有名的医者。

不承想,先放弃的是甄九娘自己。

隐约显出油尽灯枯之相的甄九娘,将宋七娘唤到身边,气若游丝地交代她不必再费事。

甄九娘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从不会后悔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对方的意思表述得坚决又清晰,宋七娘叹了口气,到底没再劝。

神色平静地交代完自己的后事,甄九娘不带停歇地提起另一桩事——宅子和妓子们的处置。

甄九娘不停咳嗽,话说得断断续续:“我没养……咳咳,没来得及养义女,这宅子无人接手。这些年,你对宅子里的人都……都很好,咳咳,我是看在眼里的。”

说到最后一句,甄九娘拼命压下咳嗽,语速虽慢,但神色认真:“七娘,你可愿意接过宅子?”

宋七娘怔住,最终还是点了头。

得到确切答复,甄九娘松了一大口气。她瞧着眼前美艳的宋都知,恍惚间,似是想起十多年前脏乱屋子里的小女娃,又好似瞧见辛苦学艺、被打到哭也咬牙继续练曲背诗的少女。

往事翻涌上心头,甄九娘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半晌,这位病重的假母伸出手,如当年那般,轻轻划过女郎的上眼皮,倏地笑了。

“七娘,我当时以为你与我一样,现在……咳咳,现在才发觉,你是不一样的。”

未等宋七娘说些什么,甄九娘已经垂下眼帘,摆了摆手:“今日不是还有……咳咳,林侍郎的宴席要去?去吧,不必在我这儿费心,咳咳咳……”

《国子监小食堂作者青山白白》第123章 长鱼面(第4/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