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913章(第7/10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而人自从之者,三皇之盛也。夫设言而不违者,其在兹乎。”

洋洋洒洒写下来,才气如同粘滞一般,汇集在笔尖之上,随着墨迹书于答卷,笔墨流转之间,文章如同江河东流,一泻而下。

书到最后,宋默然和学正都顾不得看评卷等级了,而是专注的看着这片大气磅礴文章。

“此文,天马行空,通篇未有儒者,却无时未有儒者之道。当为甲等。”宋默然如同三伏天喝了一口冰水一般,击掌赞道。

看了半天勉强入眼的文章,突然冒出来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宋默然岂又不兴奋之理?

尤其是,这等文章,即便是帝都之中如过江之鲫的青年才子,也未必敢言能够作出。

赞罢,扭头一看,果然,甲等答卷。

“天可怜见,乡中终有可进府学之才了……”学正说话都有些哆嗦了,秀才考核标准中,有一项便是两甲一丁,也就是说,只要姜尚离明天在答卷上写诗,哪怕写的狗屁不通,得到一个丁等判卷,也能够得授秀才。

最最重要的是,三科之中有两科获甲等,就能够直接入登州府府学学习,而后参加府试,而不是待在阳城县县学学习。

百年内,稽原乡共有五人有资格进入府学学习,最后出了两名举人,三名贡士。

不一会儿,待到答卷晾干,姜尚离便卷起答卷,前来交卷,迎来的却是三双好奇的眼睛,似乎要将他从头到尾看个尽。

交完卷后,没有过多话语,姜尚离便离开了。

“真是个奇怪的人啊。”陈忆锦揉了揉小白狐的脑袋,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眼中冒着星星,自言自语道:“不过这样才好玩嘛,等他去了帝都……好期待……”

宋默然抬头看着天,似乎被天空中绝佳的风景吸引住了。

刚走出门口的姜尚离,不由的打了个喷嚏,疑惑的抬头看了看天,莫不是天气变了,不然怎么会打喷嚏?

一如昨日,春暖花开。

第十二章待我登科后

更新时间2014-12-1911:47:37字数:3209

第二日的乡试,一如既往的平静进行着,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下午的当头棒喝,并没有喝出其他舞弊的学子。

一则是因为,策论这东西,想抄也没有地方抄,只能看学子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才华了;二则是因为,昨日舞弊的三个学子,都得到了禁考三年的惩罚,一定程度上还是震慑了某些心怀不轨的学子。

终于,在一轮红日又一次冉冉升起之后,乡试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天,考诗赋。

无论是乡试,还是随后的府试、会试甚至是殿试,最后一关的诗赋,其实只考其中之一,或诗,或赋。

但是出考题的时候,却出了两个,一个诗题,一个赋题,考生只需择其一而答之,如果考生答了两题的话,那么最后取名次的时候,则按照评级比较高的来作为考生成绩。

比如考生同时答了诗赋,诗甲等、赋乙等,那么最终诗赋成绩评为甲等。

考卷很快发了下来,当看到上面的题目时,姜尚离脸上尽是古怪之色。

赋:《藏珠于渊赋》;诗:以今次科考为题,即兴作诗。

如果说昨日的儒者守成论已经让姜尚离感觉足够侥幸的话,那么今日的诗赋题,更是让姜尚离有种彩票中大奖的感觉。

为何?因为无论是昨日的策论,还是今日的赋,在前世都有人遇到,而且如姜尚离这般,是在同一场科考里面遇到策论和赋。

那个人,叫做欧阳修。

也许是上天的恩赐,姜尚离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前世看过浩如烟波的诗词歌赋、文章典籍都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甚至有一些连他都记不住了,但是获得新生以来,却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说实话,这一刻,姜尚离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意,一是感谢从小到大老爷子逼迫他背了不知道多少书,二是感谢上一世那个在无数人眼中坑爹无比的古文专业。

藏珠于渊,出自《庄子》,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富贵。把获得的金子藏到山里,把获得的珍珠丢到深渊里,形容人的不近富贵。

乡试最后一天了,姜尚离也不想再待了,于是沉思了一下,便动笔开始写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赋,从始至终,都有三个人在关注。

虽然远远没有到达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地步,但是此时此刻,至少有三个人知道姜尚离,确实,姜尚离的名字,真的很好记。

“动笔了动笔了。”自姜尚离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学正便不断的念叨着,终于,在念叨了四五次之后,姜尚离的答卷上,终于开始有字迹浮现了出来。

“稽治古之敦化,仰圣人之作君,务藏珠而弗宝,俾在渊而可分。效乎至珍,虽希世而弗产;弃于无用,媲还浦以攸闻……”

《山海经蛮荒路》第913章(第7/10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