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一百四十七章分家了求订阅(第4/4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她是挺担忧的,一来她是农村户口,往后有了孩子,也肯定是跟着她落户农村。

这意味着她跟孩子都没有粮本,甚至很多城里限制的东西,她跟孩子都享受不到,只能依靠许多年自己的份额了。

二来,她本身也没有工作,家庭的顶梁柱就是许多年,所以她也只能依靠他。

“放心吧,肯定不会饿到你的。”许多年笑了笑,接着说道:

“你接下来的任务,除了操持好家里的大小事务,就是努力认真地读书认字,等到了明年,我再想办法替你解决户口、粮本的问题”

“阿年哥,这是真的吗?”秦淮茹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别人不知道,她在农村的还不清楚吗?

城外的人要来城里是很简单的,因为在1952——1957年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大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已经自由流动进入城市。

这一变化源于当时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建国后正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时期所建立的基本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

但是,要明白一点,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六日,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这份文件的颁布后,国家开始对人口进行登记在册,并开启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各种户籍人口被严格限制在所在区域,自发的人口流动是不被鼓励和禁止的。

注意是自发的人口流动,是不被鼓励和禁止的。

然而,许多年却很清楚,从明年开始,一是由于国际关系的原因,二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三是饥荒三年的开端等。

之前五年流入到城里的两千万人口,会在五九年后的两年内重新回流到农村里面。

因此,许多年必须赶在这个回流潮之前,把秦淮茹的户口解决。

当然,能解决是好事儿,解决不了也只能说是命该如此了。

毕竟就算是五七年之前,农村人口想要进入城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今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为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安排。

尽管户籍等原因,会有诸多限制,但这个时候的城市依然是求才若渴。

只要是人才,特别是一些特殊人才,总是被偏爱的。

能不能成功,许多年也无法肯定,但总归要尝试一下吧?

“当然是真的,所以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最少也拿出八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面”

听到许多年的话,秦淮茹认真地点头,“阿年哥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

“嗯,我们休息吧!”

秦淮茹顿时俏脸一红,羞涩地起身去洗澡了。

上楼梯的时候,还叮嘱,让他不许上来!

不上去怎么能行呢?

就在小两口准备洗洗睡的时候,院子里,关于老许家分家的事儿,已经闹开了。

不少邻居都在吃瓜,毕竟老许是个老顽固,一直做着大家庭的美梦。

现在看来,这个美梦怕是要破碎了。

而老许家的厨房里,老大和老二两家的媳妇,却在为家里的财产,争论不休。

虽然老三家是退场了,一分没有拿,但老许家剩下的家产还是有不少的,许多年不想要,但胡美凤和范招娣两人却很想要。

并且是分文必争,吵得不可开交,屋顶都要被掀开了。

老许和周红梅两人坐着,无比的心累,这个时候才发现,或许老三才是最明智的。

急流勇退,直接抽身离开,没有陷入这个分家的涡旋之中。

孩子长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各自的算计。

嘭!

“别吵吵了,房子一人一间,财产就只有两百块钱,你们每家五十元,还剩下的一百块钱,是我们两个老家伙的棺材本……”

(本章完)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笔趣阁》第一百四十七章分家了求订阅(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