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在旁边的察合台,在旁边听得又羞又恼,早已经怒不可厄了。一听赤术说话中语带讽刺,就立刻冲过来说到:&ldo;大哥,你把话说明白什么叫想不到,你也不用忌讳,就尽管痛快说出来吧。&rdo;
赤术也不示弱,他本来就对弟弟心怀不满,一听察合台竟然质问自己,就冷冷一笑说道:&ldo;这还用说吗,想不到你们兄弟如此的不堪,三万精兵竟然差点就全军覆没了。&rdo;
察合台一听这话顿时就翻脸了,要冲上来和赤术撕打,却被赤老温一把抓住了。赤术看到察合台那势若疯虎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转身出了寨子,自己领兵到山下有扎了一座寨子。
到了晚上,成吉思汗的中军三万主力也到了。成吉思汗在小山后面的一处草地上扎营。命令赤术,察合台,窝阔台,赤老温前去见他。在会上把窝阔台他们狠狠的骂了一顿。并要他们戴罪立功。准备好明天决战。
同时在大同城里,也正在召开庆功宴会。博古论同志和胡沙虎同志坐在众人的中间,两边都是参战的将军们。胡沙虎同志手举酒杯站起来说道:&ldo;诸位,今天我们消灭了鞑子两万多人,差一点就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明天我们还要再接再厉。把蒙古军队彻底消灭干净。来,为了我们明天的胜利大家来干一杯。&rdo;大厅里的众将连忙一起起身,喝干了杯中酒。
等众人落座之后,胡沙虎同志这才说道:&ldo;今天这一仗,打得实在是痛快,博古论大人的计策完全成功,完颜将军的步兵打得英勇顽强,也立了大功。现在蒙古军又来了援兵,不知道大人有何御敌之策啊?&rdo;
博古论同志低头沉思了一下才说道:&ldo;大人,现在成吉思汗已经到了。他手下的一定是蒙古军的主力。根据探马的报告,敌人的总兵力约有五万人左右。我的意思明天我们要继续出战。这次我们要出动全部的兵力和蒙古人进行决战。要赶在他的三路大军到来之前就消灭成吉思汗,这样整个蒙古就会群龙无首,重新回到以前互相混战的时代去,那我们大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rdo;
胡沙虎同志大喜,点头微笑说到:&ldo;将军的计策果然高明,那就请将军明天排兵布阵。我来为大人助威。&rdo;
&ldo;多谢大人。&rdo;博古论同志满脸感激的说道。接着他又转身对众将说道:&ldo;今日酒宴完后,你们都回营房休息,等待明天的决战。&rdo;
&ldo;是。遵命。&rdo;众将一起轰然答到。
二天,天不亮蒙金双方就起身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准备了。骑兵把自己的坐骑喂的饱饱的。检查马鞍,马镫,马肚带有没有破损,不结实的地方。接着把自己的盔甲,兵器都擦拭一便。不知不觉见已经到了出击的时间了。大家饱餐战饭,准备把自己的生命再次投入到那未知的凶险中去。
当太阳升到半空中的时候,蒙金双方的阵势也列开了。这次双方摆的都是自己最拿手的阵势,没有阴谋诡计也没有奇谋妙策,有的只是双方的决心和勇气。
金朝用的是五部阵型。中间的主要兵力排成了三排或者说是三部分。最前面的一排是前锋。三万重骑兵将最先和敌人遭遇,后面三万重骑兵排成二排,这是中军主力。三排是昨天剩余的三万重装步兵,他们负责保护主帅的安全。同时组成一个安全屏障。一旦在前面的骑兵作战失利了,就可以躲到步兵的后面去,重新集结,组织新的攻势。
在九万中军的左右两边还有两部分兵力。排在前面的是两万重骑兵,他们布置在二排中军的两翼,每边是一万骑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部队主力的两翼的安全。同时在作战时对敌人形成战术上的小范围包围。
在两翼骑兵的后面是整个军队的预备军。他们也有两万部队。在两翼部队的后面成纵队排列。这样布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部队在机动时候的速度。一旦整个阵型中出现了漏洞这只部队就要用最短的时间赶过去补救。
同时他们还担负有远距离包抄敌人后方的任务。一旦敌人被打败,后退的时候。预备队就要远远的深入到敌人的后方去,和两翼部队以及中军主力形成双重包围,断敌退路。在整个巨大的包围网中把敌人消灭。
此时的金军由于昨天刚打了胜仗整个队伍都显得威风凛凛,金军的军官从百户以上就有自己的战旗,此刻十几万大军云集。
东征西讨第八章第十七章惨战
divid=&ot;booktext&ot;
此时千百面战旗飘扬在空中,同时因为民族的不同,旗的颜色也不同。五彩缤纷的旗子更增添了军队的威严。旗帜之下的战士们各个都是盔明甲亮,气宇宣昂,等待着撕杀的到来。
在蒙古军方面排出了他们最拿手的三排战斗队型,在最前面的是轻骑兵弓箭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战斗的一开始向敌人放箭用密集的箭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二排是赤老温率领的&lso;烈火军&rso;重骑兵。
这些骑兵都配有护胸甲和头盔,使用的武器也是以近身肉搏为主。赤老温把昨天剩下来的部队编在一起,又重新组成了一支&lso;烈火军&rso;虽然和原来的那支比起来有些差距,但是他们因为昨天的耻辱,所以战斗的欲望更加强烈,战斗的意志也更旺盛了。
三排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和他的卫队一万怯薛军,也就是赤术率领的那支号称&lso;稳如山&rso;的部队。这只怯薛军是成吉思汗从全蒙古中挑选出来的良家子弟组成的。其中还有不少是蒙古族贵族的子孙,他们在成吉思汗身边一方面是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了一个军校的作用。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50年》第393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