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北部靠近天山和阿尔泰山一带的沙砾和盐碱粘土荒漠完全是蒙古戈壁的延伸,中部则是该地区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时隐时现的塔里木河懒洋洋地从东向西贯横而过,注入同样半死不活,时隐时现的罗布泊沼泽。
再向南就是与西藏地区的自然分界线--昆仑山脉和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在这些险峻的山脉和荒芜的沙漠之间,星散着多片绿洲,其中以北部的吐鲁番、和硕、库车和阿克苏,南部的车尔臣、克里雅、和田和叶尔羌为最大,它们得益于高山融雪所形成的季节性河流的哺育,而居民们则利用这天赐的生命之源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带动了种植业的兴旺,使之犹如一座座神奇的花园般长青不败于沙漠边缘,呈现出两弯新月之状,交汇于喀什噶尔(kachgar)绿洲以西。
这些农业绿洲也同样是商业绿洲,其首要意义完全是不容置疑的。这条由张骞所开通的起于关中平原的长安,终于东南欧伊斯坦堡的丝绸之路穿过荒凉的中亚地区时,正是在沙漠的边缘处产生南北两条分支,同样交汇于喀什噶尔之后复又分为南北两路:南路溯柯孜勒河进入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帖着白色帕米尔的边缘一路向西,在穿越阿赖山脉和外阿赖山脉之间的山口后入穆斯林世界;
北线则越过天山的寒带针叶森林,进入伊塞克湖区。这个高寒山地湖泊的四周终年为冰雪所覆盖,唯有湖的本身因地热的原因,始终保持着流动,故而又有热湖之称。商路在楚河注入伊塞克湖口处转向西北,横穿富庶的伏龙芝平原后,就进入最为艰难的路段--人称白色沙漠的西伯利亚,只有体魄最为强健,意志最为坚定者才能到达终点站:欧洲。这些路线,犹如一根金线般将这些绿洲串联起来,形成两条带着优雅弧线的,传播文明、拓展财富的珍珠钏,维系着汉民族的中原同波斯、伊斯兰世界和欧洲之间的交流。
当这条伟大的商路开通之初,中亚的原住民还是那些与波斯人有着近亲系,操印欧语言的粟特人,而他们的文化又明显受到健陀罗、波斯、印度以及中国等各文化源地的影响,因而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开朗时代。或许这个时代曾经绝无仅有,或者这个时代的愉悦已经深入人心,或许……太多的或许使得人们因之而产生出誓死捍卫之心,以至于他们凭借微弱之力,倔犟地抵御着来自周边强势的试图控制他们的各种图谋与行动。
然则,正如宝剑有双锋,一切的富足来源于丝绸之路,随财富流入的自然是人类趋利之心所引发的诸般纷争。做为沟通东西方的路桥,却始终无法淡出政治的视线。终于,在各个草原或农耕帝国的轮番武力或文化冲击下,粟特原住民们的抵抗终告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此后,回鹘占据了东部的别失八里(即吉木萨尔)、吐鲁番、和硕和库车等绿洲。至于西部,则落入了接受伊兰文化的突厥人手中。这便是哈剌契丹立国之前的中亚之形势。
哈剌契丹一词,源自欧洲与阿拉伯典籍,意为黑契丹,而中国古籍则称之为西辽。故名思意,建立这个国家的是一位名叫耶律大石的契丹贵胄,他于辽帝国行将灭亡前(即纪元1122年)率领一支二百人的小部队北走,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跋涉,沿途收集契丹残部及康里、葛逻禄、回鹘诸部,在进入今日新疆境内时,部下已有四万帐之多。
它先后使高昌等国纳表归降,又西征喀什噶儿和河中地区,先后将东西哈剌汗国及花剌子模置于自己的配下,构筑了东临咸海,西及吐鲁番,南至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北达垂河(楚河)流域,合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版图,成为中亚地区近百年中的绝对霸主。他依照当地习俗,自称古儿汗,又依中原习惯,建尊号为天佑皇帝,俨然成为辽帝国继承人,他于五十六岁上病故后,上庙号德宗。
德宗之后,哈剌契丹历三代传至大石之孙直鲁古手中,迎来了灾难性的末日动荡。先是直鲁古本人一反父祖时代轻徭薄赋的善政,擅作威福,需索无度,引发了国人的骚乱并激怒了各个属国。高昌回鹘的巴儿术、东哈剌汗阿儿思兰和阿力麻里王布札儿正是从这时起先后脱离了西辽的控制,转而投向成吉思汗的怀抱。
而另一主要属国--建立于河中地区的花拉子模此时则国力日盛,向南击败大塞儿柱突厥,取得了对伊朗地区的控制权,建立起庞大的回教帝国。眼见西辽衰弱,便也起而反抗,并虎视其国土。当这些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之际,那位流亡王子古出鲁克的到来,完成了对这幢摇摇欲坠的危楼的最后一击,使之最终轰然倒塌。
纪元1208年,古出鲁克流亡至此,向直鲁古请求庇护。直鲁古不但收容了这个落魄王子,而且还让他做了自己的女婿。但是,古出鲁克却早已看出西辽的颓势,遂于公元1211年挑起叛旗,囚禁了这位昏庸的岳父并篡夺了王位。这一年正当成吉思汗首次兴兵伐金之时,故而无暇西顾。如今,他的帝国已经向南扩张到了黄河流域,在采纳了耶律楚材和郭宝玉等谋士所提出的结好南宋、平定吐蕃、经营西域、徐图中原之策后,其兵锋所指便转向了这条最后的漏网之鱼。
西域征战一触即发!短视的屈出律同志将早已经破败不堪的西辽推向了深渊!
接下来主角会在西征之前调整一些内政措施,除了粮食,宗族之外,在中古时代的中原地区还有哪些民政弊端,请各位提点一二,不要奇怪,黑龙江地区除了官员的名称外,其实和中原地区差不多
《大漠烽烟起金戈铁马行什么意思》第456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