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译者在涉及人物、事件、典故或容易引起读者误解、疑惑的地方加了少量的注释,力求简明。作注以帮助阅读,而不打断阅读为原则。
翻译中在一些细微意义的确定方面,我同我校的外籍专家白丽诗女士(bettybarr)进行了几次商讨。在几次举棋不定时,是她对本族语的直觉感悟和敏锐辨析,帮助我确定了译文的措辞。在此,我对她的热情相助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也要感谢译林出版社对我的信任。我的一些想法建议,都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与支持。由于他们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这本翻译小说才得以顺利高效地出版。
由干教学、行政双重压力,每天只能挤出时间进行翻译,难以做到从容应对,反复推敲。译文肯定留下了仓促的痕迹,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和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译者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震》作者:[美]库尔特&iddot;冯内古特
《时震》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
十多年前我在国外求学期间,参加了由我导师埃里克&iddot;洪贝格尔(erichoberr)主要负责的亚瑟&iddot;米勒研究会。除了剧作家米勒本人两次来讲学、讲座以外,我们还时常邀请一些文学界名人,其中之一是库尔特&iddot;冯内古特。我十分欣赏他幽默、充满调侃的讲座。他本人是作家,谈文学却语带不屑,故意将文学创作以图表进行模式化,进行&ldo;伪科学化&rdo;。当时我努力理解他的&ldo;弦外之音&rdo;,但没有完全明白。讲座后我们有机会进行小范围交谈,可惜时间不长。临别他向我赠送了两本他的小说:《棕榈树星期天》(palsunday,1981)和《打闹剧,或不再孤独》(slapstick,orlonenoore!,1976)。他在扉页上用粗的蓝笔签名,字很大,占去满满半页。除了开头巨大的&ldo;k&rdo;和最后一个&ldo;t&rdo;之外,无法辨出其他字母,在眼花缭乱的曲线中,有一个清晰的&ldo;米&rdo;字符,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在读冯内古特自传体的《棕榈树星期天》时,发现书中不仅有那次讲座中关于文学创作模式的演示图,而且也明白了他签名中&ldo;米&rdo;字符的含义。冯内古特是这样解释的:&ldo;我把自己的肛门画在签名中。&rdo;
一阵目瞪口呆的惊诧之后,我突然对作为小说家的冯内古特产生了一种&ldo;顿悟&rdo;,对他作品的基调同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对所有既定规范都可以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甚至包括对代表自己尊严的签名的神圣性进行侵犯。综合他的小说来看,作家的这种态度既产生于一种愤世嫉俗的放纵,也产生于一种无所谓的退避,自嘲自得,两手一摊,不置可否,一笑了之。这是黑色幽默,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心灵震颤。
弥漫于《时震》字里行间的,正是这种愤怒、无奈、玩世态度的综合体。这种态度也正是人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时震》发表于一九九七年。小说出版后,作者在一次访谈中说:&ldo;我不会再写另一本书了,十分肯定。我已经厌倦了。&rdo;于是,《时震》成了年近八旬的冯内古特的封笔之作。作家毕竟年事已高,作品中时常流露出&ldo;人生苦短&rdo;的喟叹,掺杂于&ldo;人生荒唐&rdo;的一贯态度之中,形成一点小小的矛盾。除此之外,冯内古特仍然洞察敏锐,笔锋犀利,不拘一格的随意之中闪现着睿智和幽默,丝毫没有&ldo;迟暮老者&rdo;的缓钝。读者感受到的是冷峻的滑稽和敏捷的思辩。
我们很难为《时震》写出一个故事梗概,因为《时震》没有完整的故事。它由许多互不关联的片段组成。作者虚构了一个特殊的背景,即&ldo;时震&rdo;,或者说假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宇宙中的时空统一体出现了小故障,突然收缩,产生&ldo;时震&rdo;,将世界弹回到十年以前,具体从二〇〇一年二月十三日退回到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七日,然后开始重播。不管愿意不愿意,每个人在一种&ldo;似曾经历过的错觉&rdo;主导下,完全一样地重复以前所做的一切&ldo;赛马时再押错赌注,再同不该结婚的人婚配,再次感染上淋病……&rdo;生活困境在小说中进行着一成不变的重复,而&ldo;时震&rdo;结束时,世界上又出现了一片不堪收拾的混乱。
《时震》只提供了一个大背景,用的是冯内古特擅长的科幻小说模式。但是,小说中的很多部分与这一大背景无关,互相之间也不存在外部的或内在的联系,像抛撒在地面上的一把碎石:散落的沙砾中有一颗形状奇特而显眼的鹅卵石,但你很难说明其中的结构和关联,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包含的意图和指涉的内涵。
习惯于传统小说的读者,对《时震》也许会感到迷惑、茫然,甚至反感、愤慨,谓其不知所云,怀疑作家是否负责任地进行构思创作。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时震》没有中心,没有情节,没有开头和结尾,没有前后时间顺序,没有逻辑规律,人物的行为没有明显的动机和目的,作者的叙述也似乎没有想要说明的观点。如果读者依凭理性,期望解读故事、寻找意义,那么,结果可能一无所获。《时震》无意取悦读者,满足他们对故事的渴盼、对&ldo;内涵&rdo;的期待。也就是说,阅读《时震》,读者必须改变业已养成的阅读习惯,放弃传统的&ldo;阅读期盼&rdo;,调整评判标准。不然,他就无法阅读。
《时震理论》第53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