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贺齐当即跪了下来,满脸激动地朝着陈任抱拳喝道:&ldo;小人就算丢了这条性命,也要报答大都督的知遇之恩!&rdo;说罢,便朝着陈任连磕了三个响头。
陈任连忙起身扶起贺齐,笑着说道:&ldo;公苗不必如此,从今天开始,公苗就是我们的同僚了,都是为了主公大业!等到此次行动之后,我再带着公苗晋见主公,在这之前,就只好委屈公苗了!&rdo;陈任后世可是在官场上厮混的公务员,虽然官并不大,但这点嘴皮子上的功夫还是有的。
安排好贺齐,陈任转头望向吕蒙,狠狠地瞪了他一眼:&ldo;好了!看在你姐夫的面子上,今天的事情就这么算了!以后不要让我在看到你再胡闹,我可不会轻饶你!&rdo;
&ldo;末将知道了!&rdo;吕蒙立刻抱拳喝道,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陈任也不再多管了,吕蒙这种保证还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结果该犯的还是照犯,就算是罚了也是白罚。
&ldo;对了!&rdo;陈任语调一转,说道:&ldo;子明!我给你安排的任务怎么样了?&rdo;
一听到陈任说起的任务,顿时吕蒙就苦了脸,对着陈任说道:&ldo;都督啊!末将从小就没读过多少书,都督突然让末将天天读书写字,这末将确实是做不来啊!&rdo;
第二百一十三话吕蒙读书(下)
一听得吕蒙的话,陈任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要是能够回到后世,陈任一定要把撰写历史书的人拽出来狠打一顿。历史书上竟然写吕蒙勤奋好学,这丫的有哪点勤奋好学的样子了!
陈任顿时整个脸就阴了下来,沉声问道:&ldo;这么说的话,那么在离开建邺之前,我给你布置的任务你就没有完成了?&rdo;
一听陈任的语气不对,吕蒙抬头看了看陈任的脸色,顿时吓了一跳,马上回答道:&ldo;不!不!不!末将已经将都督要末将看的《吴子》,给看完了。&rdo;
这陈任才脸色好了一些,继续说道:&ldo;那我倒要考校考校你!这《吴子》共有六篇,第一篇《图国》中有四不和,是哪四不和啊?&rdo;
吕蒙顿时急得一头的汗,两只眼睛拼命地往两旁使眼色,可是身边的这些山刀营的士兵哪里会这个啊,就算是会的,这陈任就在一边坐镇呢,又有谁敢在陈任面前帮吕蒙作弊啊!
&ldo;哼!&rdo;陈任狠狠地瞪了一眼吕蒙,&ldo;这就叫完成任务了?我给你布置的任务是什么?是让你熟读《吴子》,并且要领悟这《吴子》的内容!你倒好,连背都背不出!&rdo;
&ldo;那个,&rdo;吕蒙赔着笑脸说道,&ldo;都督!这《吴子》末将的确是看了几遍,可是这书里的话太过饶舌,末将的确是背不出来啊!不过,都督!只要你再给末将几天时间,末将一定将它背出来,而且倒背如流!&rdo;
陈任都已经被吕蒙气得话都说不出了,也懒得理会他的赌咒发誓,眼睛一瞥,却刚刚看到贺齐一脸自信的模样,心中一动,虽然历史书上说这贺齐也是东吴的一名大将,但到底本事如何呢?心里有了考校一番的主意,陈任便问道:&ldo;公苗,这个问题你来回答看看!&rdo;
没有想到陈任忽然会点自己的名字,贺齐一愣,但随即便回过神来。贺齐小时候虽然只是家族的一个旁门子弟,但也是受过家族的教育的,而且贺齐从小的喜欢研究兵法,一般的兵书他都熟读过,陈任的这个问题能难倒吕蒙,却是难不倒他。贺齐一抱拳回答道:&ldo;都督刚刚所问的《吴子》中的四不和,乃是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rdo;
陈任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ldo;那么这四不和应当如何作解?&rdo;
贺齐这次却是很快便回答道:&ldo;这四点是吴起与魏文侯对问时,吴起所提出的四点建议,意思是说,如果不能达到这四点就不能作战。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是指国家内部不和谐,不可以出军的意思;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则是指军队内部不和谐不可以行军布阵;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是指阵法摆起来不和谐,有漏洞不可以进攻;最后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便是指指挥作战的将领不和谐,战略方针不统一,不可以决战胜负。&rdo;
陈任微笑着赞赏道:&ldo;不错!不错!公苗可曾读过《六韬》?&rdo;对于贺齐的答案,陈任很是满意,便有了继续考校的心思。
&ldo;小人,末将曾经略读一二!&rdo;贺齐对于自己的身份还一时没有习惯,总算是及时改了口。
&ldo;好!&rdo;陈任稍稍思索了一番,问道:&ldo;《六韬》中的《练士》可曾读过?&rdo;
贺齐也是沉吟了片刻,随即回答道:&ldo;太公曰:&lso;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rso;强调的是对士卒的因材施用与组织方法。士卒的才能、性格等是千差万别的,把这些人按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潜能,取得胜利。对于军队的治理。&rdo;
《三国烽烟起起点》第33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