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ldo;由大汗居中调度,者别将军亲自指挥的这一战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武功。然而,你们所打的不是一场武力之战,而是人心之战。古出鲁克倒行逆施,自掘坟墓,我大蒙古则吊民伐罪,高张义师,正合逆取顺守、兼昧攻弱之道。故而可一战以禽渠魁,兵不血刃而收万里国土。&rdo;
楚材的一席话,说得成吉思汗默然半晌,方道:
&ldo;那么我们对金国的征伐也要做到这些,是吗?&rdo;
&ldo;金国与哈剌契丹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rdo;楚材侃侃而谈道,&ldo;金国在军事上虽然已经遭受了惨痛的打击,但其至今之所以一直不能被彻底降伏,则要归功于它在文化上的先进性。没有先进文化做为核心的蒙古,是无法完全统治金国的,即使能在短期内对其实施占领,也很快就会象投入大海的金沙般,被浩瀚的海水彻底淹没,连痕迹也无法留下。&rdo;
此言一出,旁听的众人尽皆耸然动容,均感这个大胡子的言谈也太过目中无人,分明是是在藐视大汗多年来的辉煌武功,否定蒙古的基本国策。人们小心地观察着成吉思汗的表情,只见他眉峰紧皱,眉梢威威跳动,面部的肌肉时而凝滞,时而轻颤,仿佛正有一条神密的暗流在激荡不休。
‐‐也许一旦开口,就要下达对乌图合撒儿的斩杀之令吧。
危险的情绪在人们的心间扩散着,紧张的空气笼罩着人们。这其中,如耶律阿海、不花兄弟这样的契丹裔将领故然忧心忡忡,其他蒙古裔的将领们则怒其出言贬低奋战的成果,期待着大汗将监斩之任交予自己来执行。
&ldo;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蒙古彻底征服阿勒坛国呢?&rdo;
&ldo;当然是建立自己的文明!大汗要在心中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文明的道路,并一以贯之地走下去,永不停歇。唯其如此,蒙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rdo;
东征西讨第八章第四十三章不岔与任务
divid=&ot;booktext&ot;
就在众将各怀心事的肃然之中,成吉思汗缓缓开口了,他的话语全然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ldo;真正的国家?那是怎样的呢?&rdo;
&ldo;一个真正的国家,要具备凝聚人心的力量!&rdo;
楚材的目光熠熠有神,话语掷地有声。在接下来的大段独白中,他如是说:这种凝聚力的既不是严刑峻法,也不是道德友爱,更不是对个人权威的忠诚,而是至高无上的信养。严厉的法律也只是一时的强制,良好的关系也难维持几代,再绝对的权威当人死之后也就随之消亡,唯有信养是不变的,则会通过世代传承而永存人心。
如今的蒙古国内,除了蒙古人外,还有大量的突厥人、汉人、女真人、契丹人乃至深目高鼻的畏兀儿人乃至印欧人。这些不同民族都有其各自信奉的宗教和神灵。譬如蒙古人信奉珊蛮长生天,而汉人和女真人则多信奉佛、道、儒三教的释加佛、老子、孔子。
至于穆斯林们对伊斯兰教和真主安拉虔诚更是无以复加。此外,景教、袄教、摩尼教等等也并存于人心之中。如果强迫他们信奉一种宗教或使其中的某一种宗教获得过高的地位,则会引发其余宗教的反对与敌视,那么民心就会骚动难平,进而造成帝国内部的裂痕并渐渐阔大直至分崩离析。象古出鲁克那样破坏信仰,制造纷争的行为最终导致自我覆灭,就是前车之鉴。
在认真倾听的时候,成吉思汗的脸色在不停地变幻着,从严肃沉重至豁然开朗,其间穿插着冥思默想,但始终不曾有任何打断之处,使得整个祝捷仪式化为楚材的个人政略演讲。
最终,当楚材的演讲告一段落后,成吉思汗表示愿听从了这个建议。他们的主张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却并不妨碍他们之间最终取得一致。因为成吉思汗从不拒绝任何良好的计策与建设性的意见。
很快,大汗就下令全蒙古禁止任何宗教迫害行为。他宣布,任何无害于帝国秩序的信仰都是有益的,不受谴责的。严禁不同宗教之间发生争执。他以自己的太才思维进行了解释:各种各样的神,都高居于天上,因此与长生青天并不矛盾,天涵盖四野,无所不容。为了不失去本民族的特性,他又严格规定蒙古本族人必须恪守对古老天神的信仰,但亦不得强迫他族人也对天神保有这种信仰,即使是主人对奴隶、长官对士兵也不得胁迫。他命大断事官失吉忽都忽将这一命令正式写入了青册与亲立的大札撒令之中。
对于这部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之上,代表着绝对权威的大札撒法令,楚材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汉人的圣贤有一句话,叫不加教化便行诛杀,是不合理的暴虐行径。因此,在严格立法的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们尽量避免因为得不到适当的管理而触犯法律,这将挽救许多人的生命,使之成为社会链条之中的良好一环。否则,那将是做为君主者的失职。
过去,蒙古民众因为贫穷而对盗窃深恶痛绝,因此无论所盗之物多寡,均处以极刑。现在,楚材在征得大汗的允准后,开始了他的宣传活动。他将所有的囚犯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盗窃是不光彩的事情,有损于人却又对已无益。如今的草原上再没有部落的藩篱,尽有草场可以去放牧致富,又何必冒这种风险呢?
《大漠烽烟锁壁川》第462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