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ldo;喏!&rdo;军人出身的陈三可不敢多问,提起了石锁便转身走了出去。而跟在陈三后面进房的一名军士将手中的情报递了上来。
陈任将小陈茹放到了一边,接过情报一看,顿时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马上抬起头问那名军士:&ldo;这情报什么时候送来的?送情报来的人可曾说明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rdo;
这名军士也是陈任挑选出来的家兵,他低头说道:&ldo;这情报是刚刚吴侯府上的军士送来的,那名军士说了,这件事情是五日前发生的!&rdo;
陈任面露笑容地再次看了一遍那份情报,情报上只有短短四个字:&ldo;刘璋投降!&rdo;
第二百七十六话八年
岁月如梭,这句话当真是一点都没有说错,一晃就过去了整整八年,大汉朝也迎来了中平十年。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汉天下已经从初平年间的混乱,开始转向了平静。尽管谁都知道,这种平静不过是暂时的,但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抓住这短暂的平静,恢复往日的生活那是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这些平民的生活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诸侯来说却是无关紧要,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永无休止地争夺那些权利,才是最重要的。
自从八年前,益州因为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刘璋在法正等一干寒门子弟的支持下,投降了东吴孙坚。而此后扬州刘繇也很干脆地撕开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正式宣布扬州和豫州投靠东吴。东吴孙坚,真正地完成了对整个南方的统一,再次一跃成为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
紧接着,掌控了整个南方的孙坚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益州的各大世家。益州的各大世家虽然在益州根深蒂固,但内有益州的寒门弟子,外有孙坚强大的军队,益州面对强硬的孙坚,也只有俯首称臣,老老实实接受孙坚的安排。
孙坚在南方发展得热火朝天,在北方,曹操也是不甘示弱。曹操先是不计前嫌,劝降了被长安之主董旻百般猜忌的徐荣,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并州。紧接着,曹操联合了在西凉的马腾和韩遂,两面夹击,将董旻逼得龟缩在了长安城内。而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留守西凉的牛辅死在了马腾长子马超的手上。留守西凉的西凉大将张济则是被徐荣给劝降了,带着他的侄儿以及手上的数万西凉军,投靠了曹操。曾经威震一方的诸侯董旻,如今只能龟缩在长安城内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在得知了孙坚已经彻底整顿了益州世家,平复了自己境内的各种不安要素之后,曹操也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联合北方数支精锐部队,强行攻打长安城。虽然长安城城高墙厚,但是守城的西凉军的军心已经散了,这场象征着北方统一的攻城战只进行了三个多时辰,便以曹军攻破城门而结束。
在城破的同时,长安的皇宫出现了滚滚浓烟,一场火把富丽堂皇的西都长安皇宫给烧成了瓦砾。等到大火熄灭的时候,攻入城内的曹军发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正坐在已经烧成了黑炭的龙椅之上。
曹操彻底消灭了董旻之后,迅速吸收着马腾、韩遂、张济以及徐荣的兵力,真正完成了北方在军政两方面的统一。此后曹操迁都长安,开始构建他心目中的汉室班底,大汉天子刘协已经被曹操彻底架空了。
然而,随着刘协的一天天成长,这位自幼便有着聪明才智之称的大汉天子,开始不甘心手中的权利被曹操给剥夺了。终于于大汉中平八年,与伏皇后一同联合了曹操帐下谋士田丰以及太医吉平密谋发动一次动乱,意图毒杀曹操,不过却是被曹操帐下的谋士贾诩识破。
这次被称为长安之变的行动,最终还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长安城内被牵扯进来的有数千户之多,主谋田丰、吉平被曹操下令于街口处斩。而大汉天子刘协却是连自己的妻子伏皇后都不能保住,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曹操手下那般如狼似虎的军士给用白绫活活勒死。
当然,这也不过是大汉朝没落的一段小插曲罢了。中平九年,曹操提名为大汉丞相,并自封魏王,受九锡之礼。同年,孙坚向大汉天子表奏,进位为吴王。于是,大汉天下便这样被曹操和孙坚堂而皇之地瓜分为两块。
曹操在名正言顺统一北方之后,立刻开始了一连串的运作。首先,任命帐下大将夏侯惇为大都督,统领北魏所有的兵马。夏侯渊被任命为西凉刺史,统领凉州。而曹操的族弟曹仁被曹操任命为兖州刺史,统领兖州军马防备徐州和扬州。曹操的族弟曹洪被任命为并州刺史,统领并州。曹操之子,被称为黄须儿的曹彰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协助曹仁对抗徐州。曹操的侄儿曹休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统领冀州。曹操的养子曹真被任命为幽州刺史,统领幽州。而曹操自己坐镇雍州,并且派遣了大将李典、于禁把守祁山关卡。整个北方曹操的领地上,都飘荡着黑底白字的&ldo;曹&rdo;字旗。
而至于曹操手下的一干文臣,首先便是曹操的智囊贾诩,由曹操表奏其为太尉,并封为关内侯。曹操上位之后,启用了一大批文臣,其中有钟繇、陈群、崔琰、王朗、董昭等名士,而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曹操重用了河内司马家族的一门名士。
与曹操任人唯亲的用人方法不同,晋升为吴王的孙坚也紧跟着曹操之后,做出了人事调动,首先,自然是将世子孙策给调了回来。而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四老将也都回到了建邺,开始安享晚年。而陈任却是继续担任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总领这东吴兵马,对于陈任的这一任命,东吴上下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异议。而与此同时,孙坚帐下的那一干新生力量,开始初露锋芒。
《三国烽烟起赵云的结局》第439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