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234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马岱引兵超前,将敌军围困,大雨绵绵,湿透了全身,加重身体的重量,那死力拼杀的场面,是带着惨叫与血雨相加的惨像。所剩下的魏军无大将引军,终战一时辰之后,皆弃兵器而降。

黄忠引军大胜,心大喜,然却因年老,抵御得了敌军大将,与其大战数回合,却终抵御不了大雨的冲刷,身感风寒;自回安定之后,黄忠便一病不起,数日之后,不幸而逝。

惜哉老黄忠,悲哉!痛哉!!

十、泾阳血战

更新时间2006-3-2517:49:00字数:0

却说魏王曹操引兵南下,连取池阳、高陵两城,大喜。

一日大将军夏侯渊命兵来报之曹操道:&ldo;禀大王,夏侯将军差我来报,我军力取冯翊城不下,反遭其计,损兵折将三分之一。&rdo;

曹操一听,大惊,其意虽不是指望夏侯渊能攻取下冯翊城,可损兵折将如此之多,亦深为心痛。曹操对身边大将问道:&ldo;此冯翊城乃何人督战?&rdo;

此时贾诩道:&ldo;乃蜀国军师诸葛孔明,大将有西凉马超,杨文义。&rdo;

曹操深叹了一口气,道:&ldo;夏侯将军未能取下冯翊城乃情有可原,此乃只是难为夏侯将军矣。&rdo;

众人一听皆不解,心中盘算着:不是大王你命夏侯将军力取冯翊城乎,为何却?

贾诩见众人不明道:&ldo;昔日大王乃命夏侯将军力取冯翊城,是有意声东击西,使蜀军冯翊援军未能救援高陵、池阳,如此一来可轻取此二城矣。未料我军惨败。&rdo;

哦,原来如此,众人皆明。

此日曹操再挥兵来取泾阳城,泾阳城守将吴兰闻知立命兵将闭城坚守,大将军杨文义麾下将冯习也在此助阵。魏军围城两日,蜀军就是不出城迎战,魏军久攻难下。

夏侯惇对曹操道:&ldo;大王,如今蜀军暂无援军,仅有莫过于冯翊城诸葛亮之军,今我军至渭水南,为防敌军援军来援,不若使兵驻守渭水。这样敌军冯翊、泾阳皆乃孤城矣。&rdo;

曹操心思一样,道:&ldo;将军言之有理。可是如此一来,我军兵力分散,诸葛亮必趁机来攻,何况我军粮草有待不备。&rdo;

贾诩出道:&ldo;大王言之有理。正所谓敌阳不如敌阴,如若我军分战,乃是犯兵家大忌。以我观之,如今之计,还是先取泾阳,再取冯翊城,乃防敌北上取我军北地郡、上郡,乃断我军河西

、河东之援。到时我军便乃孤军处于雍州之地,四面楚歌,围军而来,我军如何拒之?&rdo;

曹操一听道:&ldo;文和所言正和我意。&rdo;立命夏侯惇引军去取泾阳城。

此日夏侯惇引军至泾阳城下,向城上叫道:&ldo;吴兰,池阳、高陵已被我军攻下,君此城乃孤城矣,不如早降,方有你的一条生路。&rdo;

吴兰道:&ldo;丈夫不惧死,汝何以惧之。人生虽无死?如果君惧死,为何还领兵上阵呢?我生为大蜀之臣,大蜀之将,未能保家卫国,何以见大蜀父老乡亲?纵然是死,也不愧对大蜀父老乡

亲。虽死犹荣。&rdo;

夏侯惇道:&ldo;吴将军,我乃佩服将军乃一忠烈之士,然池阳、高陵二城皆破,庞德、雷铜等也皆战死,今日形势,我不得不为将军叹息矣。&rdo;

吴兰一听,心中黯然神伤,为庞德、雷铜二人悲痛,泪向心中流着,大声对夏侯惇道:&ldo;我生乃蜀将,死乃大蜀之魂。&rdo;

夏侯惇见吴兰不肯听劝而降,立报之曹操,曹操道:&ldo;此乃忠良之将也。如若城破,定不可杀此人,得生擒之。&rdo;

夏侯惇点头允之。立传命下令攻城,魏军立再发动向泾阳城进攻。蜀将吴兰、冯习力战坚守此城,魏军一至,城上立万箭齐发,飞石如雨般砸下,魏军受重创,跌入护城河中,死伤皆有;

吴兰、冯习多次阻击云梯上城之敌军,杀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两个时辰之后,两军死伤无数,魏军未取下泾阳城,夏侯惇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而蜀军也大伤元气,冯习来见吴兰道:&ldo;吴将军,我军将士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且我军箭支不足,所剩无多矣。&rdo;

吴兰走在城墙之上,看了看那些伤兵,那些等待他发言的将士,他心里充满着无助与无奈。他转身对冯习道:&ldo;冯将军,我军兵粮可坚持几日。&rdo;

冯习道:&ldo;兵粮只可维持三日矣。&rdo;

吴兰又向益州望了望,转身对将士们道:&ldo;身为将军,我上阵也是大蜀的一名将士,对于你们的心情,我也有同感。然而如果我等开城投降,那么那些曾经牺牲的将士不就一点也不值了吗?保家卫国,我吴兰虽死犹荣,我也相信我大蜀的将士皆铁骨铮铮的男儿,誓死守城,那怕战到最后一口气,你等能否,回答我?&rdo;

众将士一听,皆回答道:&ldo;我誓死与将军并肩作战到底。&rdo;

吴兰心中感动得润湿了眼眶,吴兰道:&ldo;我相信大王不会忘记我等大蜀的将士,只要我等坚持到大王援军至,我等就可奔杀出城,为我等死去庞德将军、雷铜将军以及所有牺牲的兄弟将士

们报仇雪恨。&rdo;说到这里,吴兰才想起好友雷铜,战友庞德,心中生气一团怒火,那是对敌军的仇恨,为战友的悲伤。此日,吴兰再下令引兵修补城墙,重整旗鼓备战。

《重建三国同盟》第234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