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482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为了让士兵在对持当中一直保持高昂的士气,王福对于军中的伙食抓得极紧,不但命船队带来各种疏菜种子,直接在军营四周洒下,夏天的疏菜长得极快,有些疏菜只需要半个月的生长期就可以吃,而且还命令船只运来活猪,活羊在军中宰杀,新鲜的海鱼更是源源不断。

&ldo;他妈的,这些明逆吃得真好。&rdo;一些清军忍不住喃喃的道。

与明军一日三餐,有鱼有肉相比,清军只能吃两顿,满人,蒙古人可以隔一天吃上一顿肉,而绿营兵,朝鲜兵则一月也见不到腥味,每天只有四个大窝头,勉强可以吃饱,有一点菜叶就算改善伙食,绿营兵不是没有想过在营地四周种地,只是疏菜刚一发芽就被满人老爷的马吃得精光,绿营兵是敢怒不敢言,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开始时,闻到明军军营里飘出的鱼肉香味,许多绿营兵气不平,他们仗着自己在河流上游,不停的往河里拉屎撒尿,并把马粪扔到河里,企图污染河水,让明军吃屎喝尿,可惜,流经天津的河流众多,除了永定、北运两条河流是经清军营地而过再流到下游外,还有南运河、海河、子牙河等河流,这些河流的上方不在清军营地,明军转而从这几条河中取水,而永定、北运两条河中的肥水刚好用来浇灌菜地,让清军哭笑不得,只得停止这种无聊的举动。

&ldo;谁让人家有大船,可以不停的运来。&rdo;一名绿营兵酸溜溜的接道。

明军停在海面上的船只铺天遮日,每天都从船上御下海量的物资,清军只要站在天津城头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ldo;就是有船又怎样,若不是大明富有,皇帝又爱兵如子,明军又怎能有这样好的伙食,如果我能天天这样吃,哪怕就是战死也愿意。&rdo;

&ldo;找死,这样的话也敢说,你真的不要命了。&rdo;

被同伴一提醒,刚才失言的绿营兵脸色唆的一下子发白,连忙朝四周看了一下,哀求道:&ldo;各位兄弟,刚才小弟口不择言,各位就当什么也没有听到,如何?&rdo;

各人没有犹豫的点了一下头,那名绿营兵才松了一口气,一时谁也不敢接话,顿时安静下来。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258章攻心

多尔衮站在城墙上,默默的看着明军军营升起来的炊烟,他的脸色比起一个多月前来好了许多,虽然还很清瘦,只是脸上有红润之色,也不会动不动就咳嗽,走路呼呼生风,皇父摄政王恢复了健康,对于清军的文臣武将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至于一般的士兵,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清的皇父摄政王生过重病。

城墙离明军大营差不多有二十里了,从这里当然闻不到明军饭菜的香味,对于明军的伙食,多尔衮初次听到部下回报时还以为部下说谎,哪有可能普通士兵也能每天大鱼大肉的道理,为止,他还数次到前线视察过,也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鱼肉香时才相信了部下所言。

当时多尔衮大为震惊,他这才体会到南明的国力是何等强盛,内心甚至为之动摇,自己选择在天津与明军作战是不是错了,不过,多尔衮马上从这种失败中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父汗起兵时,比起大明来说实力相差更是悬殊,父汗却能屡次战胜优势的明军,假如单凭国力强就能获胜的话,就没有现在的大清了。

比起父兄两代来,自己现在无疑要强盛许多,明朝一向国强军弱,他们的国力不能完全转化成军力,南明的国力越强,等到满人占领中原后,满人的日子就过得越好,可是面对铁桶一样的明军,要想击败却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ldo;希福,现在我军的军粮尚可以维持多久?&rdo;

&ldo;回皇父摄政王,还可以维持半月左右。&rdo;希福回道。军粮一直是军队最重要的物资,只是军需官的地位却不高,希福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负参赞督运粮草,可见多尔衮对于粮草的重视。

&ldo;半个月。&rdo;多尔衮不由叹了一声,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就找到机会将明军击溃,必需抓紧时间将第二批粮草运过来,否则到时大军就要不战而溃,想想明军可以大鱼大肉,自己却只有半个月的军粮,这种实力的差距让多尔衮感受更深:&ldo;马上催促京城运输军粮过来。&rdo;

&ldo;遵令,皇父摄政王放心,第二批军粮十天内就可以运到,至于第三批军粮,等到收割夏粮后,到时朝廷每亩多收一斗,军粮维持三个月没有问题。&rdo;

多尔衮点了点头,他不去想朝廷若是多收一斗,有多少人因此会食不裹腹,&ldo;汉人用镰刀收割庄稼,我们用刀剑收割庄稼。&rdo;这是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信念,可是单用刀剑收割庄稼也并非稳妥,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汉人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纵观历史,那些想用刀剑一直收割汉人庄稼的民族都已烟消云散了,唯有汉人还留在这片土地上。

他是睿亲王,大清独一无二的睿亲王,不会满足于用刀剑来收割庄稼,而是要给满人找到永远的铁杆庄稼,三个月,有三个月的时间,自己一定可以将下面的伪明皇帝击败,多尔衮重新充满了信心。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一名戈什哈手中捏着一封火漆封住的书信来到多尔衮身后,道:&ldo;报,皇父摄政王,京城发来紧急书信。&rdo;

听到有紧急书信,随着多尔衮身边的舒克萨哈、希福、遏必隆等人都紧张起来,皇上虽然只有十二岁,可是已经数次流露出对多尔衮的不满,如今皇父摄政王领兵在外,千万不能乱。

《中国恐怖档案》第482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