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回到府中之后,也许是因为今天下午的数次活动都十分的大胆,李秀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在讲自己的坐骑交给下人们牵到马厩之后,她就逃也似的离开了,李冰看着李秀宁远去的背影,不自觉的脸上带上了一丝笑意,心中感觉到一片温暖。
李冰想了想,打算先去看看那个今天抓回来的那个人有没有审出什么线索来,李冰就叫来几个护卫,到了绝刺的据点,绝刺平日里要护卫李冰武平公府的安全,所以他们的据点就在武平公府的隔壁,到了那里之后,一个护卫就将李冰引到了他们的牢房当中,一个头目模样的人看到李冰来了,急忙恭敬的对李冰行礼。
&ldo;怎么样。问出什么来了吗?&rdo;李冰对那个头目问道。
&ldo;启禀少帅。那个家伙嘴很紧。任凭我们怎么用手段。他都不肯说。不过……&rdo;那个头目说到这里地时候停顿了一下。看到李冰一脸疑惑地看着他才接着说道:&ldo;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丝线索!&rdo;
&ldo;什么?&rdo;李冰问道。
&ldo;那个人……那个人是个阉人!&rdo;那个头目说道。
&ldo;哦?&rdo;听到这个消息李冰有些意外。本来他心中分析一旦冲突起来地利弊得失下意识地就觉得应该是李建成在背后下地黑手。但是没想到那个人地身份还是个阉人。如果是个阉人地话那就值得玩味了。普天之下拥有宦官而且能够指使宦官地。只有那一个地方。而且一旦冲突起来。李家发生内斗地话。还说不定真会给他们机会。想到这里。李冰又想起几天前降军哗变地事情。脸上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地笑容。
这件事他打算先隐瞒下来自己去暗中调查这件事。就先让李世民去猜忌李建成吧。他们两个人斗起来地话也是李冰乐于见到地。两个人斗得两败俱伤地时候。正好他这个渔翁出来得利。当然。这么想也是他地一厢情愿而已。即便是他们两个人再猜忌。估计他们也会先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吧。
吩咐绝刺的士兵们继续审讯那个阉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那个阉人开口,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嘴中得到点什么线索,然后他就回到了自己府上。
定北军跟太原军冲突的事情当天就被一些有心人传的沸沸扬扬的,李冰冷笑着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关于这件事的情报,在后面推助波澜大肆渲染此事的,一方面是李建成的人,他好不容易抓住了李冰和李世民的把柄,怎么会不好好的利用一下,而再就是长安城内潜伏下来的隋朝的奸细,他们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的想要离间李家众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李渊似乎并没有因为那些传言而对李冰和李世民做出什么来,李渊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也是有自己的情报渠道,而且有些事情他也比一般人看的更深刻,由于并没有造成什么大规模的冲突,所以李渊只是稍微的说了他们两句,就把这件事给揭过去没有再提,而且这些日子李渊也是很忙,忙着拥立杨昭的登基大典,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筹划这些事情上面,哪里还有精力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他也知道了太原军现在必须得严肃军纪了,就将这件事顺便交给了李世民去办,给了李世民无形中渗透到太原军中的机会……
第三卷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那条江
第二百六十三章杨昭称帝,李渊拜相
李建成见李渊居然轻易的就放过了李冰和李世民,虽然有些不忿,但是这个时候还不是和李世民翻脸的时候,他还需要联合李世民对付李冰,所以现在还不能明着对付李世民,只能暗地里面悄悄的下绊子,给李世民找点小麻烦而已,但是李建成不着急,他知道,他还有的是时间,而且他是李渊的嫡长子,未来他们李家一旦建国,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只需要把那些能够威胁到他的位置的那些兄弟们一个个的剪除掉就是了,李建成心中这么想着,对于李渊的做法,他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定北军和太原军的冲突似乎很快就在长安城内消失了,百姓们自然不会对这些事情多做什么猜想,与其猜想这些,还不如自己出去挣几个铜钱实在,而那些官员们可是刻意的淡化了这件事,这件事造成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的时间,李渊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待正式宣布了。
早朝之上,杨昭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宦官一眼,那宦官会意,扯着长长的嗓音高声喊道:&ldo;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ldo;启奏太子殿下,老臣有事!&rdo;李渊看了一眼身边的那些官员们,数月以来,经过李家众人的努力,现在的朝堂之上已经完全变成了李家地势力。所有的大小官员全部都是李家之人,朝廷已经完全成了李渊的一言堂,之前地那件事李渊已经商量谋划了很久。在今天的时候,李渊准备开始实施了。
&ldo;唐公请讲杨昭看着李渊说道,杨昭虽然不知道李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现在地他只是一个傀儡,只需要听李渊说就好。李渊走出来,躬身对着杨昭说道:&ldo;皇上雄心大志,开凿大运河,东征高句丽,都是不世的壮举。但是其操之过急,而且性格暴戾。弄得名不聊生,百姓哀声怨道,而且由于奸人当道,现在皇上已经被远远地逼至江都,各地的造反的势力此起彼伏,皇上回归尤为艰难,而西边的西突厥、西南的吐蕃都是蠢蠢欲动,内忧外患,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虽然贵为太子。但是毕竟时间久了容易遭人诟病。名不正言不顺,依老臣浅见。还是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也好稳定民心,在恢复我汉人盛世!&rdo;李渊不急不慢地说道。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笔趣阁》第427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