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得到了皇帝应允,林重阳就有了主心骨,决定去忽悠叶斌和沈君澜。
谁知道,林重阳的升职认命倒是先下来了。
第205章升官
这实在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京察的时候林重阳的官职没变,修完了《仁宗实录》也没变,现在突然就升职了。看来有人说以后翰林院可能不走京察之路,一切皆出自皇帝意思,是很可能的。
原本林重阳正在工部和蓝琇以及诸位主事们商量造船事宜,他想看看现成的造船图纸,然后适当加以改进,争取让船只更加实用,功能更加有针对xg。
结果就听见工部的小吏急匆匆地跑进来,&ldo;林修撰,锦衣卫让林修撰赶紧回翰林院接旨。&rdo;
林重阳一听才连忙踩了脚踏车赶回去,颁旨一般都在最后一重院子的正堂,有现成的香案。没想到颁旨的居然是曾经见过的那位冯太监,当年去莱州府颁御赐神童金牌给他的那位,这几年不见,他居然还是那副样子,一点都没变老。
&ldo;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翰林院修撰林承阳庚戌年甲榜第一名状元,少年天资、博学多才,任职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君分忧,为民生息,修撰先帝实录有功,赐白金五百两、母织金文绮、纱罗各二十匹,今擢升林承阳为翰林院侍讲,兼詹事府左中允,特命入东宫为太子及诸皇子日讲先帝实录及皇明祖训。钦此!&rdo;
圣旨倒是念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含糊的地方,全然不似当年。
领完圣旨,跟冯太监致谢寒暄几句,然后将他那群人送出去,林重阳还有点晕乎乎的。
&ldo;恭喜林侍讲!&rdo;
&ldo;林大人官运亨通,六年后再升学士,可喜可贺啊!&rdo;
蔡康却道:&ldo;只怕林大人以后还有更重要的差事呢。&rdo;
家里有门路的都知道他说这话不假。
如果接下来林重阳的升职方向是翰林院侍讲学士,那就不必还兼着一个詹事府的左中允。
虽然詹事府原本是为了皇后和太子事务特意设置的机构,可因为皇帝跟太子的微妙关系,太子的老师基本都是皇帝直接任命,基本不让詹事府官员直接负责,免得太子周围形成了独立不受控制的势力跟皇权成为竞争之势。
由此詹事府的权力就被剥夺。
所以后来詹事府这个文官机构的职位基本就成为了一些前途风光官员们的中间转迁之职。
若是皇帝想要重用某个品秩低的官员,但是又不能升迁太快避免打眼惹人非议,就会让他在詹事府中转一下。
当然,也有那种不受待见的,直接赶去詹事府待个九年也是有的。
因为翰林院、詹事府在京察之前也有惯例,是要任满九年才会升调的,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破格任用,老老实实一个职位呆满九年再想着挪动吧。
所以很多人在翰林院从检讨开始,做到一个侍读,从七品升到了正六品,前后可能就需要三十年。
快的也有一年半载的,林重阳还不算快,所以并不打眼。
但是他既升任了侍讲(比侍读却又高一层)还兼任了詹事府左中允(比右中允又高一层),这分明就是为了要升任中级官员而准备呢。
所以他们推测林重阳下一次升职只怕就在四五品了,京官就是五品,出京就可能是四品,比如某地的学政或者某要府的知府,像沈之仪那样。
如果表现好,三年一考察,又可以回京述职,再转迁了左chun坊的左庶子,就可以为高级官员做跳板。
虽然左庶子看起来品秩比外放的四品低,可由外至内,明降暗升,由内至外,升级才算升,平调即为降。
当然如果给有些人来说,外面有实权的职位,比起两经没有实权的一些清水衙门职位又好得多,比如一些军政要员,若是被调任其他名誉xg质的高职位,实际却是降的。
可翰林院官员不同,他们的升迁路线,比别人起码省略了三四步,一步至少三年,多则六年,一综合起码就有小二十年。
这如何能不让人羡慕呢?
蔡康等人真是羡慕嫉妒已经说不出感觉来了。
更让人羡慕嫉妒的并不是他的职位,而是他的差事‐‐东宫日讲官!
年纪轻轻的林侍讲,要给太子和诸位皇子日讲先帝实录和皇明祖训。假以时日,那他就可以参加皇帝的经筵日讲,这可是天大的荣耀,非学问和德望双高者不可入。
《锦绣官路全文免费阅读全文》第395章(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