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3论盐(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见杜诚眼神兴奋又有些迷惘,老爷子仔细讲了盐引制度。末了道:“如此,盐商还没有开始卖盐,盐税已经缴纳给朝廷了!”
杜诚不禁感慨,一粒盐花,真是关系到国家大局的方方面面!而且,说是让大家谈判说条件,不料他们却为朝廷出谋划策、化解疑难。因而更加敬佩。
杜诚热切地望着老爷子,还想听他的高见。老爷子道:“容我再想想。”
杜诚转而问刘希:“知府大人,您有何想法?”
刘希犹豫片刻:“澜儿在殿州创建这么大一个晒盐场,前无古人,开天辟地,那是我们殿州的光荣,百姓的福祉!说实话,澜儿在建立盐场和晒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资金不足,都是殿州父老资助。我们殿州地处大成东南海疆,自古土地贫瘠,又有暴风等自然灾害,还有倭寇、海盗袭扰,真是太穷困了!不然,堆福污泥滩几十年都没有办法彻底整治!”
绕了一大圈,刘希终于道:“我想请皇上看在殿州百姓的份上,给殿州减免一些赋税。或者,将盐税抽一点补偿给我们!”
杜诚笑了:“知府大人一心为公,这些想法都是应有之意!再说,鸟尚反哺,何况人哉!”
刘希长吁了一口气。
杜诚又问道:“将军,您有什么建言?”
苏瑞尚道:“我是一个武人,盐的事情,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只想说两点,一是,金银滩将来是朝廷的聚宝盆,必得严防倭寇、海盗袭扰,所以海军也好,特战队也好,都得加强巡视,势必要做到铜墙铁壁一般!”
“将军大公无私!”杜诚赞道。
“还有,我有一个预见,也是担心吧!”苏瑞尚皱眉道,“据我所知,大成每年有一亿五千万斤的食盐缺口,开国百年来,都是去西戎购买青盐。西戎据此索要大成的铁器、粮食、药材、瓷器、丝绸等抵扣,折算起来,每斤早就超过二百文,好不容易收到的盐税几乎都贴了进去;有时他们甚至还提出女人、领土等无理要求……如今我们大成有了孩儿面,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海盐场,如此,我们对西戎的依赖渐渐减少,甚至没有了依赖。西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他们肯定会因为海盐的事情,找我们大成的麻烦,说不定还会因为海盐发动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怕,既然避免不了,那就索性一战!跟西戎一较高低,万死莫辞,从此不受他们束缚!”
苏瑞尚的话不无道理,大家都激动起来。
杜诚感慨道:“将军所思所想,我定会禀告父皇。县主,你有什么高见?”他可是知道,她的脑袋瓜子非比常人!
苏澜微微一笑:“殿下,据我所知,我们大成目前有九千万人口,正规军队有八十万,加上地方维持治安的府兵,应该有百万之众。我估计,因推行种植高产作物土豆、红薯、玉米,十年内,大成的人口最少会增加一千万,可能还会更多。届时,我们的人口就会达到或者超过一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世,明朝永乐年间,人口大约是六千七百万。万历年间,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红薯后,人口暴增,到明末时已经突破一亿。到清朝康雍乾时期,人口更是爆炸性涨到三亿多。其中红薯功不可没。
大家觉得这还真是个新鲜话题,都洗耳恭听。
苏澜继续道:“过去我们说,食盐人均年需求量,最低是五斤,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数字,低得不能再低,再低就会严重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
前世健康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食盐摄入在六至八克,另外还会摄入酱油、咸菜等,年均会达到八至十斤。
“按照大成十年后人口测算,每年最少需要五亿斤食盐。而据我所知,大成每年实际产盐只有三亿多斤,满足百姓的需求不到七成。还有两亿斤的缺口。”苏澜顿了一下道,“目前,我们金银滩面积大约一万两千亩,每年五至十月,只有半年能够生产海盐,现全部建成投产,每年产量大约为一亿二千万斤!当然,如果因为台风等自然因素,或者倭寇、海盗袭扰,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大成还有将近两亿斤的缺口。而且,如果要把人均最低五斤逐渐提高到六至八斤,这个缺口就会更大!”
“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还要建立几个晒盐场,像金银滩这样规模的,最少还需要两个!”苏澜道,“所以,我建议朝廷考虑一下,在福建、浙江、山东海边兴办晒盐场。”
前世,福建、浙江、山东的海盐场比比皆是。福建海盐还是明清时期的贡盐。
苏澜的提议立刻引起大家共鸣、热议。
刘希道:“太好了!有金银滩珠玉在前,朝廷完全可以依例循规!这方面肯定是我们殿州最有经验了!”
老爷子也道:“在福建海边走一走,肯定还能找到像金银滩这样的好地方!也许面积没这么大,但小一点规模的建个三到四个就能解决大问题!”
大家越说越兴奋。
杜诚道:“我也正有此意。要干咱们就干大的!什么西戎,什么青盐,见鬼去吧!要打便打,能奈我何?!”他顿了顿道,“大成严控官盐价格,每斤盐价为一百五十文。其中二十文为盐税。根据目前每年三亿的产量,按照一千文一两的均价,国家应该收税六百万两。但是大成自建立之日起,盐税能够收到三分之一就已经是烧了高香……如果实行盐引制度,食盐还未卖出,盐税就已经收到,确实是个好办法!”他兴奋地道,“金银滩建成,年产一亿二千万斤,盐税每年就增加二百四十万两!如果同等规模的晒盐场再多建两个,于国于民都是好事,甚至可以改变国家的策略走向!我想,大成富国强兵、繁荣昌盛的盛世荣景指日可待!”
畅想未来,大家激动不已。
过了一会儿,杜诚问道:“当然,金银滩具体怎么补偿,大家还是说个底线,这样我心里有数。”
“其实,怎么补偿,都是皇上乾纲独断,我们都不容置喙。”苏澜拿出吉发给的账册,“且不论我们提出的盐引制度价值几何,就是这金银滩,殿州百姓的投资,怎么都不能让大家亏本不是?可是具体数额,我们还真的不敢提!不过,我倒是有个法子,殿下可以琢磨一下,也好跟皇上说明!”
杜诚道:“什么法子,你尽管道来!”
苏澜笑道:“我们不妨拿一斤盐来说事吧。一斤盐,售价一百五十文,其中二十文是税收。剩下一百三十文,您觉得,这生产、运输、销售等成本、利润以及朝廷的盐务管理可以各占几成?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价值分成也就一目了然!另外,朝廷还要考虑成本分摊占几成!”要知道,朝廷还养着一大帮盐务人员呢。
杜诚醍醐灌顶,笑道:“有道理。如此计算,户部那些官老爷也无话可说!”
当下众人又议论一番。具体分成大家都聪明地没说,就像苏澜说的,这是皇上乾纲独断,百姓不容置喙的事情。但是该说的话都说清楚了,也就行了。就像之前苏澜跟老爷子叨咕的,不吃哑巴亏呗!
《大成风华之绝响 好好软心人》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3论盐(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