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乱世出英雄(第3/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天津租界,列强公使们颇感意外,大清帝国办的这叫什么事儿,先是气势汹汹对十一国宣战,然后打的还算不赖,忽然就要和谈,忽然就把自家的亲王和公爵抓了做投名状,据城内的谍报人员称,亲眼看到天津的军队将京城来的军队缴械,这简直是过家家一般。
很多欧洲国家的使节其实对大清帝国的政治人没啥研究,可能在国内是个侯爵男爵,闲散官员,被政府打发到远东来做个公使,他们自然以为是过家家,但也有认真研究国政治的,比如窦纳乐,他就敏锐的觉察到,一股新的势力正在崛起,且努力扭转满洲贵族造成的错误。
应清军邀请,各国公使派人去验证了载勋与载澜的身份,确认无误,真的是主战派的亲王与公爵。
至此,列强也明白一件事,和他们谈判的对手其实并不能代表紫禁城里的老太后,紫竹林小楼里的人,只代表直隶战场上的军队自己。
局面变得愈加微妙吊诡,大清在事实上已经分裂为无数个联省自治的实体,使节们急迫的想把最新的进展告诉本国政府,可惜他们的电报线杆全被义和团砍了,想拍电报,只能借天津电报局的机器设备。
于是天津电报局成了最繁忙的地方,各国使节排队拍电报,等回复,使用清国的电报系统,最大的缺点是毫无秘密可言,即便他们使用了密码本,电报明也被人家看的清清楚楚。
破译别国的密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二战时图灵发明的破译机是现代电脑的先驱,想达到这个水平,首先得有图灵这样的天才,但刘骁走了捷径,他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运算速度比图灵的机器不知道快多少倍,列强的密码形同虚设。
刘骁做的这些事情,纳兰全部无条件支持,两人早有预定,大清这边归纳兰,大宋归刘骁,这革命情谊就跟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一样一样的。
东局子兵工厂军营,刘骁拿着破译出来的英国外交部电眉头紧锁,用力过猛,出问题了。
纳兰问他发生了什么,刘骁将密电译递过去,原来英国政府经过分析判断在天津和他们和谈的人并不能代表清廷,认为这是一股比东南督抚还要激进的力量,虽然距离明更近,但却代表不了全局,谈判是无意义的。
从印度和香港赶来的援兵就在路上,途退兵是绝不可能的,军队必须抵达大沽口,哪怕不再作战,也能施加军事压力。
这在预料之,欧洲列强就这样,喜欢不战屈人之兵,事实上英国外交部对窦纳乐拿到的条款还是满意的,现在他们想做的是得到清政府的批准。
英国如此,美德法也如此,他们的出兵只具备威慑力,是来吓唬人,而不是真来打仗的。
但近在咫尺的旅顺口杀过来的一万俄国兵和日本过来的两万日兵可是真来侵略的,日俄对这些条款极度不满,他们要的是领土。
“日俄之间必有一战。”纳兰说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就看我们怎么下饵料了。”
刘骁挑起大拇指,纳兰可以嘛,战略眼光一流。
正说着,外面有人来报,湖北来的辎重到了。
刘骁出门观看,一个由数百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停在广场上,光押运的士兵就有五百人,除了汉阳兵工厂造的步枪和子弹外,还有一架拆开装运的塞斯纳208轻型飞机。
临时赶制机场跑道来不及了,刘骁想到了海河的水面,利用兵工厂的设备做两个浮筒,就可以在水面起降了。
塞斯纳208能运载两吨物资,造些炸弹,投到大沽口那些战舰脑袋上,效果应该不错,要知道这年头还没发明飞机,任何军舰都不具备防空能力,哪怕是万吨的无畏舰,面对飞机也没有还手之力。
东局子兵工厂的车间里,刘骁带人组装飞机,隔壁的车间里,一帮技术人员忙着制造浮筒,但是用什么样的炸弹成了难题,陆军使用的炮弹威力太小,从空投掷也缺乏准头,兵工厂倒是能生产水雷,这玩意用于海防属于成本小效果大的利器,但是体积太大,飞机装不上。
一筹莫展之际,一直沉默的黎元洪说话了,可以试试鱼雷。
黎元洪是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在水师里干了十二年,在广甲舰上当过二管轮,伺候过鱼雷和水雷,标准的技术军官出身。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全军覆灭后,清廷次年开始着手重建,从英国德国购买军舰,因为经费有限,以鱼雷艇为主,进口的鱼雷也不少,十九世纪末的鱼雷技术成熟,威力巨大,一枚就能干掉一艘军舰。
()
。
看小说,630book。cc
《白龙刘骁人物关系》第222章乱世出英雄(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