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第3/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杨国忠派手下去范阳查安禄山逾矩的证据,结果没用两个月,雪花一般的证据便摆在了他的案头上。
一时之间,杨国忠都懵了。
他运气这么好吗?打睡睡就有人送枕头,想污蔑安禄山造反就一下能查出这么多证据?
但是不看不要紧,细细看完了这些证据之后杨国忠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私自募兵,困积粮草,困积战马,在军中打压汉将,提拔自己的亲信将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触目惊心,随便哪一条扯出来,都足以给他扣一个大逆不道的帽子了。
一件事还能说巧合,但是这么多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加起来…杨国忠在心里唷咕,这该死的杂胡怎么好像真跟要造反一样。
杨国忠被自己这个猜测吓了一跳。
同时心里却也还有些侥幸,这小二十年了,李林甫和他污蔑过这么多人造反,
也没有一个是真造反啊,总不能这么巧,这回就真反了吧?
心里怀着侥幸,可杨国忠的身体却还是很诚实地走入了兴庆官。
无论安禄山那个杂胡是真造反还是假造反,于情于理,他都该在圣人面前参他一本。
俏若是真造反,那圣人杀了安禄山也不亏,倘若是假造反,那安禄山被他找到
了这么多证据,死了也就只能算安禄山倒霆。
勤政殿内,李隆基听着杨国忠禀告安禄山造反的罪证面上划过了一丝不耐烦。
「国忠,胺知道你和安禄山的关系不好。“李隆基面无表情,语气中带着警告日意思,“胡儿对胰忠诚,胶心里清楚,胡儿这些年为阵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胺有用,是大唐忠臣。“
“你莫要因为一己之私便攀扯胡儿。“李隆基坐在高座上,从上往下俯视着杨一忠。
这些年朝中出了这么多谋逆大案,其中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李隆基也不是一无所知。
论起玩弄权术,李隆基才是这些权臣的祖宗。
先前放任这些事情,只不过是李隆基有意为之罢了。韦坚、皇甫惟明,王忠刹,杜如邻,这些人或许没有谋反,但是他们亲近东宫,犯了帝王的忌讳,李林甫陷害他们,符合李隆基的利益,李隆基乐见其成。
至于杨国忠弄出来的王铁李林甫谋反案,李隆基当时气愤,可事后也想明白了其中只有几分是真,多半还是杨国忠为了打压政敌弄出来的糟心事。只是金口玉言李隆基已经把处置说出来了,就不能再收回去也就罢了。
可安禄山是他的得用臣子,还是一个对自己的皇位毫无威胁的胡人。
李隆基不愿意看到杨国忠陷害安禄山。
杨国忠被李隆基喳的两眼一黑,当即就路下喊冤:“陡下,这次真不是臣污蔑安禄山,安禄山是当真做了大逆不道之事啊!“
李隆基一脸不信任,就差明晃晃告诉杨国忠“胺还不知道你的德性吗“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干里奔袭孤军深入还真是大唐传统技能李靖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干,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日:“唐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李靖正带领着三干精锐骑兵顶风冒雪地从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出,兵锋直指颉利可汗的王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苏定方会大雪,更请少休,定方日:“虏恺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
贺鲁将盼,定
方纵击,破其牙下数万人,悉归所部。
高仙芝高仙芝率领大军经过十五日到达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又经过十日到达握瑟(今新疆巴楚),再过十天到达疏勒城,又过了二十日到达葱岭守捉,后又行走了四十日到达了五识匿城(今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格南),总共行军有百日之多才到达目的地。而途中大都是高山峻岭,行军极为困难,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短暂休息的唐军一举攻下了吐蕃城市连云堡,只有又一举攻灭小勃律。
大唐武德真的很充沛杨国忠:陛下,安禄山要造反!
李隆基:你污蔑他,我还不知道你的德性吉?
李长安: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
安禄山:嗷鸣!没错,我就是那只真的要造反的狼。
《导师和我面面相觑作者金玉满庭》第 224 章(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