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两人一起去了市政府。
余思雅进去的时候发现高市长站在窗前,背对着她,挺拔的身影似乎有些颓丧,指间还夹着一支香烟,看起来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余思雅有些担忧,敲了敲门,微笑着说:“高市长,上午好。”
高市长回头看到是她笑了一下,将手里吸了一半的烟捏灭了,然后将半截烟装回了烟盒里,大步走到桌子前坐下,对余思雅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今天又把小余同志你叫过来了,是有两个事想根你说。对了,听说你们羽绒服厂最近销量非常火爆,供不应求,恭喜啊!”
余思雅感激地说:“这得多谢高市长你们这些领导的大力支持,不然咱们的发展没这么快。”
高市长笑着摇头:“你这小同志谦虚了。我上次去你们门市部都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你们做得非常不错,这个速度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高市长今天请她来就是为了特意夸她吗?余思雅觉得有些奇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高市长过誉了,是这个时机好。”
“时机再好也是人创造的,换了个迟钝的,哪怕有这么好的时机也抓不住。”高市长感概了一句,他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时机都是余思雅提前布局好的,不然哪有这么巧,只能说这个姑娘做事就是有谋算,老练。
简单地提了一嘴,高市长也没多说,笑眯眯地冲余思雅点了点下巴:“看看桌子上的东西!”
余思雅早看到了,她面前摆了一份折叠好黑白套红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面向全国发行,在本省的发行量远不及省报,只有比较重要的党政机关和学校部门有此报纸。像他们校学生会目前就没有人民日报。
这份报纸日期是昨天的,头版是讲国家大事,余思雅扫了一眼,将报纸摊开,逐步往下看,翻到第二版的时候,她惊呆了。
“c省一企业捐赠五十万物资援军”,配图是冯主席带着车队跟军区交接握手的照片。
虽然这篇新闻报道不如省报的位置好,占据大半个版面,但也洋洋洒洒几千字,详细报道了清河鸭捐赠物资的过程,后面还简单地介绍了清河鸭的来历,并细数了清河鸭自成立以来所做过的公益事业,文章的末尾给予了清河鸭一句非常高的评价“良心企业,为国为民”!
余思雅激动极了,捏着报纸的手都在颤抖:“没想到高市长你那天的一句戏言竟成了真,咱们清河鸭真的上了人民日报,在全国都出名了!”
高市长也很高兴,他当时觉得清河鸭的行为值得全国表扬,但没想到人民日报回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有了这个报道,清河鸭如今在全国都出了名,这个牌子是真正有机会走出c省了。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这是你们应得的,目前为止,清河鸭担当得起这句赞誉!”高市长肯定地说。
第116章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放下了报纸:“高市长,你说找我有两件事,还有一件呢?”
提起另一件事,高市长脸上的喜色消了下去,突兀地问道:“余厂长,你对知青回城是什么看法?”
余思雅觉得有些奇怪,是上面政策要出现什么变化了吗?她记得知青就是这两年开始大规模回城的。
想了想,余思雅客观地说:“农村地少人多,现在很多地方基本上都还是传统农业,手工劳作,肩挑背磨,全靠人力,知青下乡并不能发挥他们本身的优势。甚至在有的地方会遭到社员的反感,因为知青种地不如乡下老农,还要将本就不多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他们。知青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能在工业领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高市长听到这话深思了一会儿,叹气道:“你所说的也有道理,但各大单位用工基本上都已经饱和了,他们回来怎么安置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作为领导又何尝不知道知青下乡说是建设农村,在更广大的天地大有作为,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目前城市吸纳不了这么多的年轻劳动力,如果有厂矿单位愿意接纳,有工作岗位,又如何不愿意让这些年轻人回来呢?
余思雅没接话,这样的大事,不是她一个年轻人能管得了的。
沉闷了一会儿,高市长直接向余思雅道明了实情:“小余同志,28日这天,云南知青请愿团代表踏上铁路铁轨卧轨示威,导致数条铁路大动脉中断,目前还在持续中。”
余思雅蓦地瞪大眼,震惊地看着高市长。
她知道知青会回乡,但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么多事。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余思雅艰难地张嘴问道。其实她清楚,知青们只有一个目标,回城回家。
高市长叹气道:“返城。这场风波不知道会不会波及到我们省,但知青的问题迟早要解决,小余同志,我记得你们厂子里就招了不少知青吧?”
余思雅点头:“没错,我们厂子里大概招了近百名知青,饲料厂的施立平同志,还有羽绒服厂的丁厂长,都是知青出身。还有门市部的职工基本上都是知青,我们准备开第三食品门市部,目前招的也都是知青同志。”
高市长赞许地说:“很好,小余同志,我替知青同志们谢谢你。”
余思雅赶紧说:“高市长哪里的话,我们的厂子要发展离不开有知识的人才,是我们也需要知青,大家互惠共赢,都是应该的。”
《七零年代女厂长txt书包网》第527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