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6船坞(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十几个人出发后,很快到了石寨港,在巳时退潮时过了金银滩。
过了望日崖,沿着海滩继续向南。一路上,海浪翻卷,惊涛拍岸,巉岩林立,礁石嶙峋。海滩上、礁石间,只有单人匹马才能经过。邓谦说,这片海滩叫乱石滩。
苏澜很诧异,去往龙坎船坞的道路怎么这么崎岖艰险?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要知道,船坞必须有康庄大道四通八达,不然,材料和人工无法进出。
邓谦笑道:“县主,这龙坎船坞属于春明县管辖,在云江的支流龙坎江的入海口。故名龙坎船坞。我们现在走的是全园的私人小路到望日崖,再到龙坎船坞,所以,这海边都是小道。若是走官道,要出殿州北城,顺着官道绕道堆福,再到春明县城,再到龙坎船坞,要绕一个大圈子,骑马得花十来个时辰。”
随着邓谦的解释,苏澜很快知道,通过全园、洪山、金银滩、望日崖、乱石滩,到龙坎船坞,走得是“弓弦”直道;顺着官道,走的是“弓背”大弯路。
殿州的地理形势非常奇特,很像切开的半个鸡蛋。府城临海,好比蛋黄,堆福好比蛋白,春明好比蛋壳。不过春明这个“蛋壳”要厚实一些——府城是核心,堆福包裹着府城,春明又包裹着堆福。
顺着乱石滩往南大约走了二十多公里,迎面就是一个伸出海面的巨大的半岛岛礁。邓谦介绍,这是龙坎北礁。过了龙坎北礁,就是龙坎江出海口,也是龙坎船坞的所在地。
因为道路崎岖不平,大家不得不下马牵马步行,小心翼翼翻过半岛龙坎北礁。眼见就是凹进内陆的一个大海湾。龙坎北礁对面的海上,连接大陆的还有一个半岛岛礁,邓谦说,那是龙坎南礁。
苏澜看了这里的地形、地貌,不由赞叹是风水宝地。龙坎北礁和龙坎南礁仿佛大地母亲的两只有力的臂膀,一北一南扼守、保护着这片山水——龙坎江出海口。这里港阔水深,是良好的避风港,而且临海宽广,不仅是船坞,也可以当做港口。
果然如邓谦介绍,这里原是一个不亚于石寨港的大港口。一百多年前,还在代朝时,这里就被改造为以造船为主、以修船为辅,造、修结合的船坞。大成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这里已经成为殿州最大的船坞,也是福建名列前茅的大船坞之一!
苏澜不由感慨,几十公里之内,有一个石寨港足够了。龙坎出海口,作为港口的话,地理优势逊于石寨港;但是作为船坞,却是上上佳选。
现在,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远远看去,只见形如撮箕、深深凹进内陆的海湾里,沿岸坡度平缓、道路平坦、进深辽远、视野开阔,极目所望,没有尽头。仿佛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最令人惊叹的是,海湾里停泊了很多船只,风樯如林,云帆蔽天,满眼都是桅、篷、舵、橹、缆、锚,有崭新的船只,一看就是新建的;也有旧船,一看就是来修理的。不过,新船远远多于旧船。
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只,苏澜不禁惊叹:“漂亮!”
这些新船有大有小,有单桅单帆,双桅双帆,三桅三帆;也有少桅多帆,有三桅、四桅,甚至还有十二桅。毫无例外的,它们都是福船——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上阔下窄,尖底造型、上平如衡,下侧如刃,首昂翘尾、多樯多帆,转轴桅杆,便于使用多面风、回翔稳便、水密隔舱、多重船板、鱼鳞搭接、甲板平坦,龙骨厚实、载重量大、结构坚固、稳定性好、操作性好、抗风力强、冲波逆浪,都无畏惧,宜于远洋航行!并且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福船使用牵星术导航、地标目标导航、水情和海底泥石导航和指南针导航等技术,极适合于远洋航行。而且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完善,装修富丽华美——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就蕴藏在福船那优美的流线和精巧的结构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澜期盼,自己的船应该就在其中吧?!
极目远眺,苏澜又发现,这幅画面的正中央,是宽阔、平坦的龙坎江。在龙坎江上的某几个点上,左右各分离出两个树枝型的水道,左边东偏南约六十度倾斜,右边东偏北约六十度倾斜。每个水道进水口也是出水口。水道就是船坞,船坞上面还加盖了屋顶。不过,船坞的墙、顶的接缝并不严密,依稀可见船坞内有多艘船只。
远远望去,苏澜觉得,这画面既像一株发财树,更像是猪八戒的巨大的钉耙,耙子的把杆是龙坎江,那几个钉齿就是树枝型船坞。她不由惊叹,这是一只搂金耙银的钉耙,耙的是造船业的黄金白银啊!
杜诚也惊叹道:“难怪叫龙坎江,很像是金龙舞爪!”
果然地位决定心胸,心胸决定眼界!自己爱钱,看到的是发财树,是搂金耙银的钉耙!而贵为皇子的杜诚,看到的是金龙舞爪!
苏澜想,可不就是金龙,五只爪子,抓的是造船业的金和银!
邓谦笑道:“陈公子,四个龙爪,就是修建船只的作塘,又叫船坞。面对海湾,中间是龙坎江主航道,由中间往旁边数,左边的,分别是南一塘和南二塘。同样地,右边的,分别是北一塘和北二塘。”
为了行事方便,杜诚重用化名陈度,自然就是陈公子咯。
苏澜知道,船坞是用来停泊、修理或者制造船只的地方,是停泊、修理或者制造船舶的水工建筑物,是工作平台,是修、造船舶的场所。
北宋初年,船官张平掌管陕西阳平造船厂,在渭河边造船。然而,渭河水流湍急,正制造一半的船只常被水流冲走,只好派一船三户守护,每年造船、修船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后来张平便想了一个办法,命工人在岸边挖一个大坑,在坑中造船,船造好后,掘开一个缺口,将水引进坑中,船也就顺势浮了起来,得以驶入河中。从此这类大坑就被称为船坞。船坞的出现让造船变得简便又省力。
又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熙宁年间,一艘长二十余丈的龙船,因船腹败坏,欲行修治,但在水中无法施工。宦官黄怀信发明一新方法,在京城汴梁金明池北,挖一能容纳龙船的大土坑,坑底打桩,桩上架粗大梁木,然后把土坑与金明池挖通,让池水流进坑里,并把龙船拖进来停靠在梁木上面,再把通向金明池的渠道隔断,用水车车出坑里的水,龙船就悬空架于梁木上了。等到修理完毕,再凿开渠道,把金明池的水引到坑里,龙船就又浮上水面驶出。这是世界上最早见诸记载的船坞。
直到一四九五年,英国亨利七世时期,在普利茅斯建造了欧洲第一个干船坞,但比张平的船坞晚了五百多年,比黄怀信的船坞晚了四百多年。因此,“世界船坞之父”非中国北宋初年的张平莫属。
苏澜指着作塘道:“龙坎船坞有几个作塘?”
邓谦笑道:“四个作塘。这规模已经不小了。”
“据我所知,其他船坞一般只有两个作塘。”何盾笑道,“殿州的莲花船坞虽然有四个作塘,但都比龙坎船坞要小。”
杜诚问道:“无论造船还是修船,肯定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岸上,或者悬空架于梁木上。那么,船修好后,船怎么入水呢?”
何盾笑道:“公子,龙坎船坞每个作塘上都有水闸,还有下滑水道。具体怎么操纵,还要请邓源先生来做介绍!”
宣诚和易坐一直没有讲话。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内陆大江大湖之中,可是,如此规模的船坞,如此多的海船,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早已是瞠目结舌。
苏瑞尚也没有讲话。他比任何人都要郁闷、焦虑。没有战船的海军能被称为海军吗?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皇上早日把银钱拨付到位,争取明年能够把大成海军船队建造完成!
一行人牵着马匹,顺着龙坎南礁的海边小路向海湾走去。
《大眀风华之》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6船坞(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