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ldo;是不是试过就知道了。&rdo;赵寒烟叹道,&ldo;不过能让人流泪的菜,还真不好琢磨。&rdo;
赵寒烟边说边翻看桌上的案卷。
白玉堂瞅了一眼,半开玩笑问赵寒烟,&ldo;莫非这上面有菜谱?&rdo;
&ldo;或许真的有。&rdo;
赵寒烟叫来春去,请他帮自己的跑一趟德平县。
&ldo;德平县?&rdo;春去问。
&ldo;德平县特产一种麻椒,新鲜吃起很麻,现在深秋了,估计新鲜的而不多了,你赶紧去给我买三斤回来。&rdo;赵寒烟交代道。
春去应承,立刻去了。
次日,大朝日,百官齐聚。
当前备受众大臣们瞩目的大事便就是曲荣发一案。大家一问,赵祯一问,包拯自然要讲明目前的状况,曲荣发已经认罪,但供出一切的主谋为庞太师,他不过听命行事,故而很多地方并不知情。
&ldo;庞太师及曲荣发所犯之案件十分残忍,已在民间引发恐慌。&rdo;许多大臣一番感慨唏嘘之后,就由八贤王牵头,恳请皇帝缉拿涉嫌重罪且与曲荣发沆瀣一气的庞太师。
随即有两位大员附议,跟着有数名官员都齐声附议。
赵祯静等片刻之后,见没人提出异议,扯起嘴角,&ldo;准了。&rdo;
&ldo;臣奏请圣上即刻斩首曲荣发,以儆效尤!&rdo;
&ldo;准了。&rdo;赵祯继续道。
第116章
赵寒烟昨晚思量至半夜,便改了主意,敲开白玉堂的门,带上白玉堂四品护卫的腰牌,连夜出城,去了一趟德平县。近晌午的时候,二人归来,听说皇帝已经下旨预备斩首曲荣发,赵寒烟惊讶不已。
&ldo;怎么这么快?我看曲荣发的供状上,有关于他在科举考试收受贿赂,暗中舞弊,再有就是在庞太师授意下做了几桩见不得人的脏事,如排除异己,恶意诬陷等等细节倒是清楚。但有关于紫烟观、张府等等的案件都没有具体交代。这不算查清楚,怎么就急着下旨定死罪?&rdo;赵寒烟询问包拯。
&ldo;今晨在朝上,我已然提出对此事的质疑,然而多数大臣对此并不介意,皆惊讶于礼部尚书所犯下的罪行。圣上见众臣皆请旨恳求严惩,便下旨对曲荣发斩立决。&rdo;包拯解释道,&ldo;我听闻圣上的旨意之时,也很惊讶。曲荣发有罪再审,严惩是必然,却为何如此着急,要立刻对他斩立决。&rdo;
&ldo;庞太师呢?&rdo;赵寒烟再问。
&ldo;暂且并没下旨处置他,庞太师并不认罪,说是曲荣发的诬陷,要当堂对质。朝上因有不少人为庞太师求情,恳请皇帝慎重处置,所以只下旨允准拿人,令庞太师受审。不过下朝之后,圣上单独留我和宋大人、晏大人在殿内,再三下令让我尽快拿到庞太师认罪的证供,了解此案。估计对庞太师,圣上亦是急于处置。&rdo;
包拯眼底满满的疑惑不解,但作为臣子,圣上的命令自然要听从。他转即询问赵寒烟,可否能猜到她这位堂兄而今的心思。
包拯虽然知道八贤王幼子不管朝事,也不曾在京城贵圈之中有过深的来往,但他了解赵寒烟的机灵劲儿和看人的能耐。包拯略作猜测,赵寒烟若是有机会与圣上接触,该是能和差不多年纪的皇帝聊得来,并且或多或少会摸透他的心思。这位年轻皇帝的心思包拯却是摸不透,有些善变,难以琢磨,正应了那句&lso;圣心难测&rso;的话。
&ldo;下旨处置曲荣发,就是他的心思。&rdo;赵寒烟对包拯解释道,&ldo;他想曲荣发尽快死。&rdo;
包拯蹙眉沉吟片刻,转即看着赵寒烟,&ldo;你的意思是圣上早就想处置曲荣发,这次是借机而为,顺水推舟?&rdo;
赵寒烟应承,&ldo;差不多。&rdo;
包拯再一次皱眉。
赵寒烟见包拯似还有一点疑惑,知包大人心思十分正直,更不好跟他解释这是她那个坏心眼的堂兄玩得帝王之术。有时候可能跟案件和人的对错善恶是非都没有关系,就是为了权衡朝中势力,想尽快除掉潜在隐患。
《开封府之七侠五义剧情介绍》第230章(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