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刘羽再遭弹劾汉帝渐生猜忌(第3/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刘羽在冀州救死扶伤、赈济灾民的事情,也同样被压下来。但有心人还是知道刘羽的壮举,对刘鸿渐高尚的品德为之敬仰,士林中的名望不仅恢复如初,又再攀巅峰!
近段时间,据说冀州瘟疫被镇压,幽州刺史挥师代郡,杀的鲜卑夷狄闻风丧胆时,又一个消息传了出来,满朝文武又双叒叕弹劾刘羽。
这一次的罪名是“新任并州刺史刘羽滞留冀州,贪图荣华富贵,出入豪门,骄奢淫逸,钟鸣鼎食。致使并州百姓遭到鲜卑屠戮。”
他们将刘羽当初跑去世家豪强利用“玻璃”交易“粮草”的事情提出来,默契的将刘羽利用这些“粮草”在冀州救死扶伤、赈济灾民的事情遗忘了。
汉灵帝自然也有情报渠道,嗤之以鼻,置若罔闻。数日的朝会弹劾并州刺史刘羽之事,都不了了之了。只是又过去数日后,有言官弹劾刘羽:
“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图谋不轨。还望陛下下诏严查,避免七国之乱起复。”
七国之乱那是西汉景帝时期,诸侯王发生的一次叛乱。是诸侯王和中央皇权之间发生的矛盾。此事过后,诸侯王势力大不如前,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言官含沙射影、借题发挥,意指真定侯刘羽有图谋不轨的嫌疑。
也正在此时,太平道各方渠帅发力,将张角的命令言听计从的执行,刘羽‘得天之助,如高祖再世,光武显灵’的名声,顿时传入了汉灵帝的耳中。
汉灵帝又不傻,自然不会偏信,可考虑到自己也是解渎亭侯出身,灵帝刘宏也有些怀疑,当怀疑的种子种下后,每日又有御史言官弹劾,就有些心神不宁,犹豫不定了。
这时候,十常侍之一“封谞”主动请缨,前往冀州检查工作,看看刘羽到底是否有没有图谋不轨?看看冀州的瘟疫到底如何了?看看百姓对刘羽的评价到底如何?
汉灵帝刘宏答应了!
冀州刺史刘焉虽然也有书信来往,但终究不如自己亲眼所见。在汉灵帝刘宏看来,这些依附皇权、由他一力提拔的阉人宦官,都是真正的帝王亲信!
宦官甚至比外戚都更值得信赖!
十常侍之一封谞领命后,立刻率部出发。像这种太监内侍代表皇帝出巡,体察民情,检查工作的诏令,桓帝时期就屡禁不止,灵帝更不少见。
……
冀州常山真定县。
京师风波一波三折,最后刘羽竟然需要暂留冀州,接受调查。这是他从未想过的,汉灵帝刘宏说到底,对他还不是特别信任。
当刘焉传达了旨意时,还宽慰刘羽不需要担心。那都是自己人,走个过场而已。
这时候以文武百官为由的世家豪强,正在对皇权发起挑战,灵帝刘宏除非是傻了,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将刘羽这位“宗室”罢黜。
但此事,还是令刘羽部下人心惶惶。
“主公,宦官虽为帝王近侍,依仗皇权,忠心耿耿。但难保不会进献谗言,陷害忠良。此次封谞入冀州探查,若是可以,属下建议向他行贿,避免出现意外。”
沮授给出了较为灵活的建议,用钱将这些阉人打发走,也算是一个简单直接粗暴的想法。
但田丰却坚决拒绝,沉声说道:
“主公仁义天下皆知,岂能向阉人谄媚讨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主公救死扶伤、赈济灾民,冀州民心所向,陛下不会如此昏庸糊涂!”
“元皓(田丰表字),就怕那些阉人颠倒黑白,进献谗言。届时主公又要入京调查,甚至廷尉受审。
《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笔趣阁》第十一章 刘羽再遭弹劾汉帝渐生猜忌(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