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有些影响是一千年也消弭不了的,赵光义雍熙年间的北伐失败所造成的影响就是这样。
赵匡胤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又不得不做。因为实在无人可以担当大宋所面临的重任;因为他也抱着希望,希望弟弟能统一全国,希望弟弟能善待自己曾经善待过的一切。
质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疑案,有两个发生在赵匡胤与赵光义的身上。一个是&ot;烛影斧声&ot;,另一个是&ot;金匮之盟&ot;。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假设&ot;金匮之盟&ot;是假的,那么,也不能证明&ot;烛影斧声&ot;是真的。事实上,赵匡胤之死早已有定论,是喝酒导致了心脏病发。也就是说,&ot;烛影斧声&ot;完全是子虚乌有,但&ot;金匮之盟&ot;却是真的。
后人说,赵光义登基五年后才拿出了这么一个盒子,就是因为当时有人不服他,又加上赵德昭事件,才让他为自己再次正名,于是,他选了这么一个俗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下,把目光回溯到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的早晨,这一天,赵光义登基称帝。据正史记载,他没有任何凭证,只是凭了先入宫见了宋皇后,就当上了皇帝。
我们假设,如果他没有宋太祖的遗诏,单枪匹马进宫见宋皇后,索要皇位,宋皇后又不是吃素的,况且,&ot;母以子贵&ot;,赵德芳登基称帝给她的好处自然不必说。正是因此,她会不反抗吗?她完全可以先把赵光义拿下,然后再随便扣他个罪名将他杀掉,让儿子来当这个皇帝。
所以,赵光义是有宋太祖遗诏的,并且,这位深明大义、对丈夫的心思很了解的皇后欣然承认了赵光义。
有人会说,赵光义当初没有任何凭证,是因为篡位太匆忙。那么,他白痴一样地忙了五年才拿出了那个金匮?如果他真是篡位,稍有点头脑的人就该明白,他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正名,而不是等五年后才拿出那个金匮。
而他五年后拿出那个金匮,的确是因为朝中有人对他皇帝的来路表示质疑,又发生了军中士兵想要拥立赵德昭一事,所以,他想再次为自己正名。他是要告诉天下,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至于他以后的所为是另外一回事,不可与此相提并论。
但是,问题就出来了。阅遍宋史都没有发现那道宋太祖的遗诏,却在《宋会要辑稿》中找到了它。而且,宋史中只字未提赵光义曾把这道遗诏公布于众。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可能:第一,遗诏中还有其他不可见人的内容;第二,他并不需要这道遗诏,因为当时他的地位就已经决定了他是储君。他又何必拿出来画蛇添足呢?
这就是历史,如果你仔细去追究,很多事都靠不住。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知道的是,赵匡胤选择的这个接班人并没有让北宋统一全国,并且还让北宋王朝落下了个&ot;恐辽&ot;的毛病。
但话可婉转一点说,按北宋当时的实力,换作是谁,面对辽朝这样一个大难题,都很难解决。北宋的命运恐怕在赵匡胤刚建国时就已经注定了。
赵宋家法
大宋的命运完全是由赵匡胤一手创造完成的,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名将军,他在没有登基时的经历就决定了宋朝后来的历史。在他建国初期,他就对五代乱世的原因做出过深刻的思考,最终,他得出结论,那段历史之所以糟糕透顶,完全是因为军人掌握着足以让皇帝下台的军队。于是,他用几杯酒让禁军和藩镇将领卸掉了手中的兵权。他试图从唐朝那里取得一点经验,但唐朝的兴盛是由于军队,衰落直到败亡也是因为军队。最终,他经过对历史的借鉴与对现存状况的深思熟虑而对初创的大宋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立下家法,以此来监督后继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巩固赵宋王朝。由于这些作为,他在整个宋代史上留下了他对惯例的解释、他对事物的一整套看法和他的行政作风。
他所留下的一切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宋家法。
在当皇帝的第三年,赵匡胤就传下秘密&ot;誓碑&ot;,规定&ot;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ot;,&ot;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谴之&ot;。并且郑重规定: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
这可以称作是赵家的&ot;家训&ot;,在他之后的所有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一家训,而这一家训的产生,也是赵匡胤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在封建时代,谁要在皇帝面前提意见,就好比是逆龙鳞,危险万分,而能不惜身家性命带着棺材在皇帝面前&ot;死谏&ot;的勇士,毕竟是少数。如果能使大臣秉忠直言,无杀头之忧,这就解除了束缚言论的最大绳索,形成一种轻松舒展的政治环境。
这种政治环境直接导致了百官之首宰相和皇帝之间的&ot;矛盾&ot;。宋哲宗时,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要追究谏官贾易的责任,宰相吕公著反对。太后态度强硬,吕宰相也不服软,并叫嚣:&ot;不先赶我下台,对贾易的处理也行不了。&ot;最后太后也只得妥协。南宋时,光宗皇帝要重用一个人,宰相留正反对,光宗非要重用,留正居然罢工五个月,最后,光宗只好让步。
在后来的大宋历史上,不仅宰相敢于和皇帝对着干,而且谏议之风如火如荼,并逐渐完善了监察与谏议制度。最有名的事件当属包拯抵制宋仁宗对老婆的叔叔张尧佐的任命了。当时,仁宗想任命张为宣徽使,廷论反对,暂时搁置下来。过了一阵儿,仁宗皇帝架不住自己老婆的软磨硬泡,便想重申前命。一天,仁宗上朝,他老婆送他到殿门口,抚着他的背叮嘱道:&ot;不要忘了宣徽使一事。&ot;
《免费帝王遗嘱mp3》第46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