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雍正之死
据说雍正大兴文字狱,将吕留良全家杀掉,没有杀掉的就流放边远之地。后来侥幸逃脱的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为报鞭尸之仇,而杀掉了雍正拿走其头颅。因没有真头所以铸了金头完尸,埋葬于泰陵地宫。此传言甚广又很久远,雍正是否是金头之身遂构成了清史一桩疑案。
金头说是否可靠,至今没有答案,但有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东华录》记载这样一件事,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雍正曾传谕:&ot;吕留良悍戾凶顽,好乱乐祸&ot;并以&ot;著邪书&ot;&ot;立逆说&ot;公然诅咒先帝等罪名,于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将吕及其家属斩掉,并不知道此事的吕氏子孙被发配到宁古塔。但孙辈中是否有吕四娘?吕四娘是否真的杀了雍正?并没有这方面的史料。
又据《东华录》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十九日,雍正要死了,召来许多大臣,又命张廷玉拿着自己的御笔亲书密旨,取出正大光明匾额后的立储诏书,宣布乾隆为皇帝,即皇帝位。二十三日,雍正死掉。
这段记载中,雍正从得病到死亡共延续五天,病中又召见诸大臣,安排了继位人选。如是被杀割走头颅,生命必倾刻间丧失,便无法召见诸大臣。根据此推断,雍正被杀,换金头完尸埋葬的说法并不可信。但又据可靠资料,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四日,乾隆曾这样说道:&ot;我突然接受皇帝之位,并无欢喜之心,因为老父亲忽遭大故。&ot;
&ot;忽遭大故&ot;一词,一可理解为暴病而亡,又可理解为仇杀身亡,如是后者则削首换头便有可能。
那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雍正死亡的情景。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做了十三年皇帝的雍正在圆明园养病,在此前,他依然照常办公,如十八日,与办理苗疆事务王大臣议事,命哈元生、张照一定清除苗患,否则唯他们是问。二十日,谕军机大臣关于北路军营驼马事务,引见宁古塔将军杜赉咨送补授协领、佐领人员。这些官员似乎都够不上见皇帝的级别,但雍正以十三年的勤奋问政还是见他们了。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他身体已经不好,是不会接见这一类不重要的官员的。二十一日白天,他还照常办公,但到了二十二日中午,他就感到不适,二十三日晚上,就完蛋了。此前,他召见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宣布传位弘历,二十三日故世。
他的死很突然,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关于他篡改诏书,或是毒死康熙的传说。但康熙之死已经是定论,只是因为年纪大又不注意休养,所以死掉的。那么,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雍正死后的第三天,登基的乾隆皇帝就下旨驱逐雍正养在圆明园中的道士张太虚等人,并严令他们不许透露宫中情况。乾隆对道士的严厉态度,令人不能不猜测其父的死亡很可能与这些道士有关。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雍正七年(1729年),这一年,雍正得了病,他命心腹大臣&ot;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休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ot;。
从各种记载来看,雍正平时喜服丹药,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夸赞丹药之妙不可言。他还曾为紫阳道人重建道院,延请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到圆明园炼丹以求延年益寿。
在《清帝外纪》中曾记载,&ot;惟世宗(雍正)之崩,相传修炼丹饵所致,或出有因&ot;。因此,不少史学家认为雍正是&ot;服饵丹药中毒而亡的&ot;,但&ot;此说颇有合于情理处,然而究属推论,未可成为定谳&ot;,确定雍正的真正死因,还需要确凿的资料。
于是,关于雍正的死就有了很多说法,其中一说就是被吕四娘所杀。但许多学者认为,吕留良案发后,吕氏一门无论男女老幼,俱已严禁,就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都严加监视,吕家的女孩不可能逃脱。
还有一种说法是被宫女谋害的。
在柴萼的《梵天庐丛录》中记载,雍正九年(1731年),一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等,趁雍正熟睡之际,用绳子将其缢杀。略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逸闻很显然源自明朝嘉靖皇帝的真实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人&ot;伺帝熟睡,以绳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ot;,当时,其中一名宫女因害怕跑去报告了皇后。皇后赶到后,解开勒在皇帝脖子上的绳子将皇帝救活。
最后一种说法更是可笑得很。居然与曹雪芹有关。在近年出版的《红楼解梦》一书中,作者根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名叫竺香玉,进宫为公主伴读,却被雍正看上了。曹雪芹哪里能忍受这样的屈辱,就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毒死了雍正。此后,曹雪芹将这段故事隐记在《红楼梦》中,而林黛玉等十二钗,就是竺香玉的化身。
无论怎样,清朝的历史谜案太多。我们之所以要把雍正之死单独列一节,是想说明,他的皇帝之位来得并不光明正大,这有两个意思。第一,那些种种关于他篡改诏书的传说;第二,他不过是康熙想要乾隆来主宰大清江山的一个幌子。
《免费帝王遗嘱mp3》第6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