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赵光义年轻时与太祖、赵普共同策划了陈桥兵变,有开国之功。其后以皇弟之尊为同平章事、开封府尹,并于太祖亲征时为大内都点校、大内都部署,负留守京师之重责,位高权重,恩宠无比。当时的开封府幕僚将校云集,在时任宰相的赵普看来,俨然就是一候补朝廷,其中许多人在后来都成为太宗朝的心腹重臣。另外,唐末至宋初,太子制度已废置近百年,储君之位多是亲王兼京尹(首都市长)。赵光义本就是亲王,又是开封府尹,这无形中就认定了他就是储君。赵匡胤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在自己诸子虽已成年,但均未封王的情况下,而默许了这一现状的存在。正是赵光义于太祖一朝实居储君之位,故得以于太祖死后,奉遗诏顺利入继。
而之所以有&ot;烛影斧声&ot;的传说,很可能是后人对中国帝制史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的理解。这一现象就是:国初的君主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业型的,专注于创,无暇顾及于治;另一类则是专注于治的,他们继承创业型君主,才会巩固其创业基础。但创业型君主的接班人问题往往会出乱子,比如唐太宗、宋太宗和后来的明成祖都面临继承皇位亲属相互残杀的斗争,都有成功,尤其是在文治上,成绩颇多。一国经历两位君主后,大势已定,就太平了。
失败的决定
赵匡胤临终前,一定对弟弟赵光义说要善待自己的家人。但是,赵光义并没有做到。他竭尽所能违反了五项。第一项,他一上台,不等新年,就改元。这等于废了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他之所以这样迫不及待地把对哥哥的不忠昭示天下人,深层原因不得而知。有人说是他得意忘形,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想抛弃掉赵匡胤的&ot;北御&ot;方略。几年后,他开始了北上讨伐辽国就是一个证明。
第二项,赵光义称帝的五年后,突然搞出了一个谜案。这个谜案就是历史上疑点很多的&ot;金匮之盟&ot;。据说,赵光义与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时,把赵匡胤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ot;你之所以能够有天下,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纪太小,不能凝聚众心的缘故,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的亲生儿子,你将来一定要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ot;赵匡胤立即表示同意,就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在金匮里,叫一名宫女保存起来。这个盒子里的誓词就成了赵光义&ot;兄死弟及&ot;的合法依据,后人对这个&ot;金匮之盟&ot;的真伪很是怀疑。其实大可不必,北宋是从五代乱世中走出来的,当时不仅北方的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威胁着中原,而且中央集权的局面尚未形成,四方割据,强藩军权未削。在这种政权极不稳固的形势下,如没有一位具有丰富政治阅历及威望的君主,将难以承担君临天下统一四方的责任,甚至会重蹈五代的覆辙。所以,杜太后临终时所讲的话不无道理,借鉴历史,放眼未来,一个老妇人必能看到也只能看到的就是这个。
杜太后死时,赵匡胤虽然只有三十四岁,但他的儿子德昭不过才十四岁,杜太后居安思危,应该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如果这一决定是真的,那么,赵匡胤在后来还说了一句话:赵光义虽然可以继承皇位,但在临死前必须要把皇位传给三弟廷美,廷美死后再传给赵匡胤自己的儿子。
可是,赵光义在登基后,却以蓄意造反的罪名废掉了三弟廷美。廷美因为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不久后就忧愤而死。可赵光义还不肯罢休,向大臣宣布三弟是乳母的私生子,抚养而已,根本不是皇室成员。这就等于把赵匡胤的皇位最后传给儿子的理想堵死了。在赵光义废三弟时,他的儿子忍受不了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发言劝阻,但赵光义不听,时常对儿子大加训斥,最终他儿子变成了疯子。
第三项,赵德昭后来被赵光义封为武功郡王,在赵光义北伐战败退兵扎营休息时,军中夜惊,因为有人发现皇帝不见了。有人就顺势放言拥护赵德昭,主持大计。赵光义再次出现在军营后,不问是非曲直,立即将赵德昭废为平民,不久又将其逼死。
第四项,赵光义曾亲口答应哥哥的老婆宋皇后,要给她一个幸福,可等她死后,却不用皇后的丧礼。有大臣抗议,他立即将其贬到边疆做饭去。
第五项,与赵匡胤的为政作风判若两人。北宋开国时,招降是很成功的政策。军事胜利打击后,不打到底,而辅以外交攻势,劝告投降,以优待归顺的君臣为吸引的条件。许多投降的皇帝都住在开封,这样便于监视。有人劝赵匡胤把这些降王都杀掉,以免久则生变。赵匡胤哈哈一笑,说道:&ot;孤身远客,还有什么&lso;变&39;呢?&ot;但赵光义上台后,就将这些降王先后杀掉,南唐后主、吴越王都相继在自己生日那天被毒死。
亲为两兄弟,在待人上差距却这么大,真让人莫名其妙。
赵匡胤是个不可多得的温柔皇帝,他以请客吃饭的手法把兵权收回就是很好的证明。他与赵光义的关系在当时和后世都找不出不和谐的证据来,也就是说,两人相处融洽,不可能有谁杀谁的问题。有人说,权力能使人变态,但赵光义如果真要变态,还得看赵匡胤给不给他机会。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赵光义都背叛了赵匡胤,他后来讨伐辽国没有成功表面上来看是辜负了赵匡胤,但其实也是一种背叛。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从政治目的出发,还是从军事需要着眼,更或是遵循赵匡胤的理想,赵光义在雍熙三年(986年)发动旨在夺取幽云地区的对辽战争,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雍熙年间北伐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此番北伐,是北宋历史上对辽朝发动的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进攻战。其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赵光义在战略意图与部署上的失误,才是关键性的原因。而雍熙年间的北伐失败造成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它不仅使北宋长期无法在军事上恢复进攻能力,北宋一朝臣民更因此而丧失了收复幽云地区的决心和信心,从此转攻为守,在此后百余年中始终处于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战略地位。它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一直到北宋末年,在辽国叛将的鼓吹下,宋徽宗才敢于联合金国北伐,但一遇辽军就溃败。
《皇 王 帝》第45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