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高翔汉对王永吉的话极为愤慨,他指着王永吉的鼻子喊道:&ot;你身为蓟辽总督,肯定是贪生怕死所以才出此下策。如果皇上一定要放弃宁远,臣等不敢任其咎。&ot;
陈演此时也跳出来和高翔汉唱高调:&ot;一寸山河一寸金,锦州告急,宁远兵万不可调。&ot;
崇祯皇帝拿不定主意了,确切地说,是他被那几个反对吴三桂进京的大臣给捉住要害了。这些大臣也大概知道这个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其实,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皇上想要吴三桂进京。但是,一旦吴三桂进京,所有主张中立的大臣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对面前这个皇上的脾气太了解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反对吴三桂进京的人并不相信李自成真能打到北京城下,身在京城里的官僚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们以为北京城是铁桶,满洲人不是来过两次都无功而返吗?
崇祯皇帝见廷臣意见不统一,又召集科道九卿诸臣会议,继续讨论吴三桂勤王的问题。但是,在许多不相信李自成能打到北京的大臣们的努力下,几个大臣支持吴三桂回京师勤王的声音慢慢地小了起来。
崇祯皇帝把这几个人的意见交给六科和内阁,但六科不署名,内阁大臣允议不决。此时的崇祯已经急得抓耳挠腮,李明睿又来了,跟他再次长谈了一番。李明睿自然知道皇帝的德行,就努力劝说他南迁。崇祯这个人就是贱,你越是要他这样,他就越不这样。
崇祯之所以抱着誓死不南下的心思,恐怕跟他在朝堂上说的一段话有关。他说:&ot;祖宗辛苦百战,定鼎此土,贼至而去,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失事诸臣之得罪者,况且,我一人独去,宗庙社稷怎么办?十二陵怎么办?京城百姓怎么办?逆贼虽然猖獗,但朕是九五之尊,有天地保佑,再加上诸先生之努力,或不至此。如果真的走到无路可走的那一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我心已决。&ot;
这段话告诉我们,到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还抱着侥幸心理:清兵几次进围北京,不是都没有攻破吗?他自信都城守备有余,援兵四集,灭贼还是有戏的。
他虽然如此说,但仍旧为南迁做好了准备。先是让天津巡抚收集漕船,在直沽口待命,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他又暗示大学士陈演率百官固请,但陈演不干,他害怕以后担劝驾南迁的罪名。崇祯皇帝气得死去活来。他的生气并不能阻止李自成的进逼京师。
三月初一,李自成攻破宁武关,李明睿最后向崇祯建议,让太子南下监国。崇祯一听,立即就火了:你让我在这里等死,然后让我儿子去逃命,简直是岂有此理。他坚决不答应,并且用自己十七年的从政经验搪塞道:我经营天下十七年都搞成这个样子,他一个孩子有什么能耐?!
三月七日,他召集群臣,问有何良策。群臣无计。他得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荒谬结论: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
同日,李自成攻下大同。三月八日,李自成攻破宣府,直奔居庸关。三月十四日,抵居庸关,并攻破居庸关,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了李自成,农民军对京城遂形成了包围之势。京城已危在旦夕,城内人心惶惶。面对这种局势,京外督抚大员都认为调吴三桂进京是唯一之计。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总算&ot;独裁&ot;了一回,立即调吴三桂进京。可惜,一切都晚了。
最后的挣扎
在等吴三桂进京的同时,崇祯开始部署京城防守,决意进行最后的挣扎。
早在三月二日,他就命令内监及各官分守北京九门,襄城伯李国桢提督守城,皇家子弟一齐上阵。京城内实行宵禁,昼夜派人巡逻,严缉奸细。三月十日,有人对崇祯说,士兵没有银子了。崇祯就下令各京官和皇亲捐款。
先捐款的是各个太监,每个人都是五万两,但大学士魏藻德却只捐了五百两。崇祯哭笑不得,钱显然是不够的。他又向皇亲、太监讨起钱来。他派太监去自己的老丈人周奎家借钱,周奎说:&ot;没有。&ot;
太监跪在地上直磕头,周奎还是那两个字:&ot;没有。&ot;最后勉强捐出了一万两,剩下的五十三万两被后来进城的李自成给夺去了。
此时,一些太监已经开始回首往昔了。有的太监就说,如果魏忠贤还在,绝不至此。还有的太监甚至给起义军通风报信,另谋明主。崇祯皇帝已是众叛亲离了。
1644年(甲申)阳历四月二十二日,崇祯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面对行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大臣们和往常一样,束手无策。
这一天离崇祯皇帝上吊还有两天。正当大臣们都闭口无言时,外面送进来一封密信,崇祯拆看后,脸色陡变,在龙椅上坐不住了,也不说退朝,竟径自走回去。大臣们也喊了一声就散了。崇祯看着那封密信,很想哭,因为昌平已经失守,起义军已抵达北京城的阜成门外。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九门被攻了。
同一天,李自成派出了在昌平投降的监军太监杜勋去城下喊话要见崇祯皇帝。当时的提督太监王承恩用篮子把他拽上了城,这位杜太监给了王承恩一封信,信是李自成写的。上面道:我想割出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给我军银百万,我就退守河南。受封后,我愿意为朝廷平贼,并且对付满洲人。但我不听朝廷的调遣。
《皇 王 帝》第60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