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黄巾起义被提前遏制了(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汉帝刘宏好整以暇的看着,发觉袁隗老实多了,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附和。
袁隗原本是三公之一司徒,但被刘宏借机明升暗调为九卿之一太常,如今司徒叫刘郃,汉室宗亲。太尉叫刘宽,汉室宗亲。司空是张济,刘宏曾经的老师,属于大儒中立派。
三公之位都在刘宏把持之中,九卿中更是安插了汉室宗亲和很多帝党。甚至三独坐之一尚书令,如今都换成宦官曹节。
这就是刘宏在朝堂的布局!
九岁登帝,十一岁杀外戚,十二岁把持朝政,你以为刘宏真的是昏庸无能?卖官鬻爵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谁让他需要建立“鸿都门学”,选拔平民子弟对抗世家子弟!
这些该死的世家,早晚有一天,要将他们一一铲除!
…
刘宏正冷眼旁观时,张让余光扫到殿外有小宦官神色急切,显然有紧急要事汇报,这种突发事件并不少见,张让躬身退下后,来到殿外倾听,旋即大惊失色!
张让小心翼翼入内,酝酿措辞,来到汉帝刘宏耳畔低语,将刘羽在冀州干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遍,没有任何的渲染,更加不敢添油加醋。
张让听到什么消息,就说出什么消息,不褒不贬,春秋笔法,不敢有任何的个人想法和意见,避免引导到汉帝刘宏的想法。
因为这件事情,事关他们宦官——
“十常侍之一的封谞与太平道意图谋反,被刘羽先斩后奏率兵捉拿!”
封谞可是天子使臣,代表天子出巡冀州巡查工作。查的就是刘羽的工作。可是封谞到了冀州屁股还没有做热,就被刘羽以“意图谋反”的罪名捉拿入狱了。
这到底是封谞“意图谋反”,还是刘羽被发现问题“狗急跳墙”,先发制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汉帝刘宏眉梢微挑,心下有些惊疑:“刘羽,有问题?”
先是冀州传来刘羽“得天之助,如高祖再世,光武显灵”,这明显是为了“天命之身”做宣传。又有刘羽“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图谋不轨”的弹劾。
正因为这两种事情结合在一起,汉帝刘宏这才有些担心,有时候太过巧合那就不是巧合了,这才在封谞主动请缨的时候,赞同其出巡冀州。
可封谞刚到,就发生这样的事情?!
刘羽还是“先斩后奏”!这怎么看都是“狗急跳墙”的感觉!
帝王本就多疑,刘宏更是惊疑不定了!
“刘羽和毌丘毅可有奏折陈述?”刘宏轻声问道。这种事情刘羽自然要自述。而毌丘毅乃是刘宏调遣保护刘羽、同时也是一种监视。
“此事乃是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刘羽和毌丘毅的奏报应当还在后面。”张让小心回道。
刘宏皱眉想道:
“封谞和太平道意图谋反……
“如果是假的,刘羽一个家道中落的汉室宗亲,这并州都没有赴任,无根之萍,他疯了不成在冀州直接暴露?!
“如果是真的,太平道信徒遍布天下,或将动摇国本啊!”
…
这时候,显然下方满朝文武都从不少渠道收到消息。他们这里是朝会,不是监牢,自然可以由亲信输送情报,避免耽误大事。
闻讯之后,大惊失色!
满朝文武中不少人顿时心下惊疑,如果“封谞和太平道意图谋反”之事是真的,其中不少人要受到牵连,因为他们本身就信仰太平道,甚至收受过贿赂!
御史中丞萧瑗沉声道:
“陛下,此事必定是刘羽造谣中伤,甚至是栽赃陷害。中常侍封谞方才以天子使臣出巡,巡查冀州之事,此事事关刘羽,怎么封谞刚到冀州,就被刘羽先斩后奏捉拿归案了?!”
…
“陛下,此事必须严查!不能听信刘羽片面之词!先斩后奏,这本身就有问题!
刘羽一个并州刺史,在冀州哪里有军政行使的权利?他此乃僭越之举!这十有七八乃是狗急跳墙,迫不得已的反击!”
尚书令曹节竟也跳出来,他可是代表宦官安插在朝中的重臣,这顿时令汉帝心下不豫。
就算你对刘羽不满,至少也要在私底下弹劾,这么大庭广众下弹劾刘羽,这打的是朕的脸面!
然而还没完。
一旁侍奉的中常侍之一徐奉,额头冒着冷汗,竟也不顾一切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弹劾道:
《双穿门历史》第十五章 黄巾起义被提前遏制了(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