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第1/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对有些人来说,成功的秘诀就是长寿。熬死别人,自己就是行业第一。
林玉婵此时也没别人可问,于是虚心求教:“那您试着按以前的标准,鉴定一下我这些样品好不好?”
旁边小黄姑娘欲言又止,忍了半天,怯生生提意见:“我爷爷需要休息……”
黄老头却冲她一吼:“待会再休息!我不累!我在给恩人做事!你走开!”
他很久没看清过世界,走起路来有点找不到平衡,晃晃悠悠坐下来,抚摸着一床棉花样品,把脸伸进去埋一埋,又抓一把,用手撕开,左右对折,用力扯。
兴奋得好像昨天刚刚签了一百万的单。
林玉婵拍拍小姑娘肩膀,让她稍安勿躁。包里摸出个新上市的鲜石榴,塞给她吃。
“这些,按我的标准,是一等品。”黄老头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仿佛要过去几年失明的日子一次补足,连语速都快了三分,“这些一甲,这些一乙,这些是次等,这些三等,三甲、三乙……”
“等等,”林玉婵努力跟上他的思路,“您慢点说,为什么……颜色这个我知道,白的肯定比黄的好。这一堆杂质少,但是纤维短……所以纤维长度和粗细有什么标准?啊?凭感觉?”
许久以前的花衣公所,聘请资深专家进行原棉鉴定,竟然都是凭感觉……
这可不行。肯定怼不赢郑观应。
而且她心中闪念。这样纯凭主观的鉴定方法,开始可能还算公平,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滋生腐败和内幕交易。
也许,花衣公所的没落,并不完全是由于战乱。
不过林玉婵也有所准备。小包翻开,取出卡尺、小天平、笔记本。
她把黄老头鉴定过的一堆堆棉花分类摆好,开始动手测量。
“……所以纤维长度,如果八成都在一英寸以下,肯定评不上一等……半英寸是末等……纤维强度……这个您是用手扯,不过可以拿秤砣测量……含水量?用手捏?好吧,我回去想想……”
其实中国本土棉花纤维短,不适合机械纺织。在美国内战以前,世界棉花出口大头在美国。林玉婵十分确信,在大洋彼岸,工农业界对于各种原棉,肯定已经有成熟的量化品质标准。
但美棉的标准不适用于土棉。洋人也不会费心给中国土棉设计标准。那些投身洋行的华人专家们,也不会免费给她授课。
只能从零开始,用土办法,慢慢构造属于自己的体系。
黄老头絮絮叨叨讲了个把小时,林玉婵觉得已经初步摸清了主流中国棉商的鉴定标准,笔记记了十几页。
接下来,就是自己想办法,把这些标准量化。
《女商大清药丸资源》第358章(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