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他捧着稻穗,就像是把梦想和希望捧在手心,认真专注的样子,比头顶的蓝天更加纯净。
然而他并不知道,有两个人始终站在不远的地方,足足看了他十五年!
“是我错了。”
孔子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先前的迷惑不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意。
十五年!
孔子亲眼见到那些人对他冷嘲热讽,骂他是不切实际的疯子。
他们口诛笔伐,甚至贴上大字报,毫无理由地去诋毁一个执着于梦想的人。
曾经有一次,一百多平方米的实验田里,极其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被人全部拔除毁坏!
那一天,那个人,绝望地扑在满是泥水的田里,哭得令人肝肠寸断。
孔子甚至感受到,当年子路死在他面前,被人砍成肉酱的时候,可能也没有这般极致的痛苦和悲伤。
不管哪个时代,总有一些恶人,自己不想做事,不会做事,却想方设法让别人最好也别做成事。
他们不是傻,只是坏!
来自两千五百年前的至圣先师,整顿衣裳,表情肃穆,向着那个追着太阳跑的男人,遥遥躬身。
张凡站在身边,心中感慨。
他知道孔子为什么说“是我错了”。
在孔子的理念中,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最开始见到水田里的那个人,心中其实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
重视“礼”,老百姓就会敬畏!
重视“义”,老百姓就会服从!
重视“信”,老百姓就感念恩情!
做到这些,四方百姓背着儿女来投奔你!哪还用种庄稼呢?
可是这话……
你自己的确是不用种庄稼了,可是庄稼总要有人来种!
种庄稼,一点也不丢人!
毕竟想要国家稳定,须得“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孔子知道应该“足食”,但对于如何“足食”,他并没有想得太多。
而眼前这个朴素得完全不像科学家的人,一己之力,让全人类永远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如此功绩,足以辉映千古!
如今,神农已重归天位……
“贤哉!”
《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怎么不更新了》第九十七章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