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57章(第1/1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有的部队被阻在敌后,有的失去联络,有的溃不成军。

来自延安和东北局的意见,却是&ldo;必须守住&rdo;公主岭和长春,像保卫马德里一样保卫长春,变长春为第二个凡尔登。(45)

还在乱着套。

&ldo;想中央,盼中央&rdo;

5月18日夜,1师2团财会科会计刘淑,在梨树附近一个小村听到集合号,不知怎么回事儿,和政委妻子张华出门来看。江拥辉匆匆赶来:还傻等什么?快走!跑呀走呀。张华说:只剩下喘气儿的劲儿了,当俘虏也走不动了。刘淑说:可不能当俘虏。张华说:对,死也不能当俘虏。两人强撑着往前挪动,江拥辉带着打阻击的骑兵赶上来了。

又饥又渴赶到吉林市,满指望能吃点喝点,大街空荡荡的没一个人影,像座空城。刚过松花江桥,身后轰隆一声,江桥炸了,那边敌人也脚跟脚进了城。江面不到500米宽,对岸汽车、摩托车呜呜叫,老百姓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拥到大街上,挥动各色小旗,呼喊口号。那情景,就像当年八路端了鬼子炮楼回来,老区人民欢迎子弟兵。

大家看得这个气呀:东北人都是亡国奴!

狗咬吕洞宾,不认好人心!

欢迎吧,有你们好瞧的!

……

1945年12月8日,重庆《中央日报》2版刊登消息:《沟帮子视察记。人民在严寒中修复共军之破坏,老翁谈人民将以全力协助国军》。

1946年11月12日,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阵中日记》,有这样一段:&ldo;顽区群众条件极坏,我军通过时,沿村抗击,我们只能完全夜间行军。&rdo;(46)&ldo;八&iddot;一五&rdo;后,从南京、上海到所有国民党军队进驻的沦陷区,一夜之间,蒋介石的画像就从尘封多年的地方找了出来,庄重地挂上家庭和街道的庄重处。

人们追随着浩荡开进的国军欢呼,恋恋不舍地围着每个穿制服的政府官员,向他们问好、致意。8年了,&ldo;国军&rdo;来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来了!

黑土地人没有蒋委员长的画像,甚至从未见过,那心情却是一样的。

大连凯达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离休会计宋长青老人,&ldo;八&iddot;一五&rdo;光复时,在沈阳南站前&ldo;中兴和&rdo;馅饼铺当学徒。八路进沈阳那天,站前广场人山人海,都去看&ldo;咱中国的军队&rdo;。他把掌柜的4岁儿子举在脖子上骑着,在人群中朝前挤。伸着脖子望了半天不见出站,有人说是&ldo;老毛子&rdo;不让下车。人们火了,都骂&ldo;妈个巴子&rdo;:沈阳是咱中国的,咱中国军队来了凭什么不让下车?妈个巴子的老毛子还讲不讲理了?

有人喊&ldo;来了&rdo;,人群立刻拥动、欢呼起来。看清了,人们突然都有些发愣。那枪,那炮,那歪把子,还有那钢盔什么的,没说的,是缴获的。可那衣服,怎么尽是些紫了巴叽的&ldo;二大布衫子&rdo;,邋邋遢遢的?有的头上戴顶战斗帽,有的穿件鬼子上衣或裤子,有的干脆从头到脚都是鬼子打扮。这是中国军队吗?中国军队怎这副样子呢?

可人们很快又欢呼起来。毕竟是中国军队来了‐‐盼了14年哪!

喊些什么,老人记不清了。有点印象的,是&ldo;蒋委员长万岁&rdo;和&ldo;毛主席万岁&rdo;。

国民党进城就大不一样了。吉普车,汽车,炮车,装甲车,坦克,清一色美式装备和美式服装,有的是卡叽,有的是从未见过的&ldo;罗斯福呢&rdo;。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比小鬼子还阔气,神气,这回可是真正的中国军队来了!

老人说,当时人们对美国印象可深了。人家有钱,家伙好,还有原子弹。国民党是&ldo;正牌&rdo;,又有美国支持,国民党肯定能赢。

所有老人都谈到当时东北人民的&ldo;正统观念&rdo;。这是不难理解的。他们看惯了在这片土地上走马般厮杀的外国军队,和打着各种&ldo;官家&rdo;旗号的中国军队,吃够了它们的苦头。他们就像盼望神话中的天兵天将一样,盼望一支&ldo;正牌&rdo;的强大的中国军队。中国有这样一支军队,各种各样的&ldo;鬼子&rdo;就不能在这片土地上横冲直撞了,天下就太平了。

现在,他觉得是盼到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很快就将难堪地注视着这些人的丑行了。

而且,他们似乎还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来就是只有一个&ldo;万岁&rdo;的。别人顶了天,也只能是&ldo;八千岁&rdo;,或&ldo;九千岁&rdo;。

秀水河子战斗同时,独立旅打下彰武附近的泡子车站,郑绍华那个班住在一对50多岁的老人家里。开头,老两口挺害怕,好像家里来了鬼似的。他们帮老人打场,推碾子,挑水,扫院子,一口一个&ldo;大爷&rdo;、&ldo;大娘&rdo;,叫得老人心花怒放:天底下哪有帮老百姓干活的兵呀,你们这些&ldo;南蛮子兵&rdo;真仁义呀!老太太是满族,梳着高妆头,每天晚上在油灯下给大家做鞋,见没人就跟郑绍华说悄悄话:孩呀,这八路不是正牌,有什么出息?再说你们那家什也不行,不是白搭小命吗?大爷、大娘这辈子什么不缺,就缺个儿子……

瞿文清老人讲了个向导的故事。

3月20日,保卫抚顺失利,连夜往外撤,他找了个向导。

《雪白血红书》第57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