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10章二次穿越(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他试了试,闭着眼走向那堵墙,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碰壁,在其他位置再试验,撞了几百回后终于承认,此路不通。

看来时空门的规格不同,这是个单向的。

道观里有一口井,有井绳木桶和辘轳,刘骁打了一桶水,在阳光下观察无色无味,应该不会毒死人,尝了一口,果然清冽甘甜,放心饮用一番,又拿水煮了一顿稀饭,吃完了才料理尸体。

张宪之的死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以他死在床上来看,或许是心脑血管突发导致,或许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引起的久病卧床,没人照料,硬生生灯枯油尽熬死的。

刘骁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张宪之用席子卷了,浅浅的埋了,还立了个木牌子,想写上名字,书房里却找不到墨了,斧头太钝无法拿来刻字,只好作罢。

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来,张宪之是个读书人,在此攻读诗书,这就说明此处距离有人烟的地方不算太远,但也不会太近,否则不可能死了这么久没人发现。

屋里没有银子和铜钱,只有一张山东东路发行的当五贯大宋宝钞,年号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印刷技术不错,而且也证明了山东已经收复,刘骁兴奋起来,天下太平,那自己的寻亲之路就省事了。

他怕的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以他现在的能力,能全须全尾的从山东走到四川可是个高难度的事情,路上很有可能被乱兵抓去充军,甚至杀死,战乱时期,千里赤地,遍地土匪,孤身一人很难长途跋涉,现在这些担忧都不存在了。

刘骁身上的衣服是不合适穿出去的,他搜寻了一下张宪之的衣物鞋子,这倒霉蛋与刘骁身量差不多,可以直接借过来穿,最妙的是还有一张身份证明和路条,古代人很少有人出门远行,只有做生意的商人,赶考的书生,调任的官员才需要出门的证件,张宪之要去济南府参加乡试,自然得有证明件。

证明件上是没有照片的,只有对该人的大致描述,刘骁基本符合,拿来用正合适。

刘骁收拾了一些书籍具,把翼装叠好放进藤编的书箱,出门砍了一棵树,做成双拐,背着书箱踏上旅途,一路向西南,这里既然是崂山,向东只有大海,西南才是城市的位置。

上路之前,刘骁又去大殿拜了一下三清,他不信神佛,只信科学,但是对所有宗教都持尊重的态度,不管有没有其他人在场,他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从正殿出来,鬼使神差的,他走向偏殿,想看看里面供奉的是哪尊神仙,可是却看到了自己的牌位。

道观规模有限,用不起金身塑像,只是一具木雕而已,银盔银甲的造型,眉眼和自己没什么相似之处,就是一个俊俏小生而已,只有从牌位上才能看出名堂。

现在刘骁的名头很长,全称叫做:骠骑大将军合川节度使兼四川甘肃云南招讨使兼提调天下茶马盐铁管书门下平章军国重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殿前司都统制合川郡王白龙王蜀王护国真君。

一口气念不下来,这些名头都是刘骁之前没有过的,可以想象都是“走后”的追封,反正是虚衔,可劲的给呗,又没啥成本,这也从侧面反映,自己离开后一家人过的不错,在政治上没覆灭。

光封王就三回,合川郡王,白龙王,蜀王,规格一次比一次高,最后的词儿是护国真君,这已经超出凡人官职的范畴,是朝廷给自己封神了。

看到自己如此进步,刘骁很开心,下山的路,拄着双拐都走的虎虎生风,他现在的计划是找到村落,让里正去县衙通报,就说白龙王回来了,知县大人还不带着轿子亲自来接啊。

刘骁背着藤箱走走歇歇,下山的道路崎岖,只有一条人走出来的小路,还荆棘密布的,就这样从天亮走到天黑,终于看见村落。

点点灯光,袅袅炊烟,刘骁兴奋的差点喊出来,远处的马蹄声将他的喊声憋了回去,这马蹄声太急了,来者不善。

铁蹄铮铮,一队骑兵奔向村庄,刘骁急忙隐藏在树后观察。

骑兵大约十余人,衣甲鲜明,没打旗帜,看不出部别,这架势不像朝廷官军,倒像是土匪打劫。

很快村子里鸡飞狗跳,鬼哭狼嚎,间或还有一两声枪响,看来骑兵们是装备了火枪的。

许久,骑兵们终于满载而归,他们从村里带走了粮食牲畜和壮丁,留下满地哀鸣。

刘骁等骑兵走后,才步入村落,村里的人似乎对洗劫已经习以为常,这里连强壮年男人都绝迹了,只有老青妇女以及老头、幼童看着这个外乡人。

村子很穷,屋顶是海草的,墙壁是泥土的,百姓是面有菜色的,目光是麻木带着些许警惕的。

刘骁决定向离他最近的一个年轻点的女人求助。

“大嫂,有吃的么?我有钱。”刘骁拿出那张五贯大宋宝钞说。

女人怀里抱着娃娃,胸前干瘪如空的面口袋,娃娃徒劳的吮吸着。

“这钱没用。”女人看了看大宋宝钞说。

“五贯啊。”刘骁再次抖了抖纸币,在他印象,就像是会子贬值,五贯钱也能顶几十个铜钱,买一顿饭应该,没问题。

《白龙刘骁 第501章》第110章二次穿越(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