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世纪对话(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世人皆知刘太师会奇门遁甲推背图,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他说的指定没错,语言间的奥义更是让大家深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国家民族亦是如此,你这一代豪横的太过分,子孙后代就得低头弯腰。
最后刘骁叹了一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国家民族亦如是。”
……
大都,太液池西侧的隆福宫,真金太子薨后,忽必烈就搬到这里,战争期间,为了稳定军心,秘不发丧,大都军民并不知道真相。
出城和谈的使者回来了,三个人灰头土脸,想必没得到什么好结果,这也在预料之,忽必烈很想听听对方的条件。
那木罕紧咬牙关,还是将条件说了出来,黄河为界,父子之邦,还要忽必烈退位,自己登基。
“可有书信?”忽必烈问道。
那木罕心一凛,大意了,没找刘骁要一封对方出具的书面件,此刻全凭自己一张嘴说,父皇怎知哪一句是宋人提的,哪一句是自己加的私货!
“宋人只说传个口信,具体还要父皇来谈。”那木罕赶紧把锅甩了。
忽必烈哈哈大笑:“你就算要,宋人也不会给你,他们就是想离间我父子,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那木罕长出一口气,得亏父皇英明,换了小心眼的皇帝,自己的政治前途直接完蛋。
“不谈,让他们来攻城。”忽必烈一锤定音。
到底是一代雄主,任何事情都打不垮他,忽必烈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意志力,他不是懦弱的宋人,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言败。
皇帝手上还有牌,他已经将玉昔帖木儿再度派出去,这回不是硬碰硬,而是打游击,不和白龙军打,只打河北忠义救国军。
大都城内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上城协防,违抗者杀无赦。
对此忽必烈有自己的想法,就算真的要投降,也得打到山穷水尽再说,否则会被敌人瞧不起,再者说,以他的分析,宋军维持如此犀利的火力输出,对于后勤供应的压力极大,即便自己不去袭扰后路,光是复杂的海运陆运就让人崩溃。
自己压力大,宋人的压力或许更大。
他猜得没错,此时的白龙军已经陷入缺粮少弹的尴尬境地。
农业社会向前工业社会过度的时期,一切都在磨合之,协作没那么的丝滑流畅,虽然前二十年有着一定的积累,但在战争面前,再雄厚的积累也会迅速耗尽。
刘骁突发奇想的大手笔,调动了几十万人为之服务,远征军所用的一切都是后方江浙农村提供原材料,工厂加工,运输到码头装船,万里遥远运到大沽口的码头,水陆并进,运到大都城下,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各类人和事引发的矛盾,流程引发的阻梗,偶然出现的事故,都会放大十倍百倍,甚至一个地方的阻塞回引起整个大流程的停滞。
前线已经没了甲乙等口粮,弹药也只剩下一个基数,基洛夫飞艇老是出故障,机器上的润滑油不适应北方气候凝固了,方向舵卡死,只能直来直去,炸弹也没与几颗。
此时刘骁最担心的是一场暴雪加降温,那他就成了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了,麾下川军虽然耐苦战,但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还是不够看,数九寒天还没到,在此之前如果打不进大都,兵败的概率激增。
打仗不是儿戏,刘骁也不敢托大,这些事情他不敢泄露,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知道,大部分士兵还是信心满满,等着进大都过年呢,为了表示弹药充足,刘骁甚至派出几个打猎小队,每天出去猎兔子野鸡之类,枪声不绝于耳,这是演给元军细作看的,也是演给河北忠义救国军看的。
这帮孙子最鸡贼,只要看到白龙军不行,扭头就能抱忽必烈大腿,说什么曲线救国,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当然情况也没那么危急,河北今年粮食丰收,刘骁打了几个豪强,没收了巨量的粮食牲口,光蒙古马就缴获了一万多匹,自行车兵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换装为真正的骑兵。
很快忽必烈的回信来了,意思很明确,不接受苛刻条件。
那就打呗,刘骁下令把重武器全用上,全力攻打丽正门一个点,恰好一批军火历经千辛万苦送到,包括从则天号上拆下来的重炮和海战用的炮弹,冰天雪地,大炮怒吼,溜溜的响了一夜。
丽正门是大都的南门,炸塌这座城门并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宋金时期城防建设登峰造极,各种瓮城闸门藏兵洞一应俱全,大都是首都,也是军事堡垒,城门一座连着一座,攻下一重还有一重,这是极其艰苦的巷战。
《白龙刘骁 第501章》第200章世纪对话(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