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望闻问切却难断天下之事(第1/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崇祯帝是九五之尊,只要他不出宫,没有人敢害他,别说被人下蛊了,就是有一点头疼脑热,整个紫禁城上下都得折腾个溜够。
那为何尚炯从太医院回来之后,说周皇后给太医院下了一道密令,崇祯帝被人下了蛊,要找破解之法?
密令?
后宫不能干政,别说密令了,就是想见一见外臣,都是难事。
就算是小皇帝继位,皇太后干政,那也得是垂帘听政,想看脸,门都没有。所以人传万历帝的生母李太后和张居正关系暧昧,那也只不过是街头巷尾的民间野闻而已,经不得推敲。
洪武三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曾规定,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可是,后宫的女人总得生病吧?这一生病,不就有机会见外臣了吗?况且,此时节周皇后正在孕期,见一见太医院的首席太医张景岳,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想多了。
一般太医给后宫女人诊脉,有两种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悬丝诊脉。悬丝诊脉,顾名思义,就是拿丝线绑在后宫女人的手腕处,通过丝线来传递脉搏的跳动,进行诊脉。
这种方式,当年明成祖朱棣就曾让太医用过。
但是,准不准呢?
你说呢?
只要不傻都知道,能准都见了鬼了!
别说偶尔有个风,就算没有风,脉搏的跳动想通过丝线传播,也绝无可能。又不是真空,就算脉搏跳动足够强,那也会随着距离衰减。用一根丝线诊脉,做做样子罢了。
除了悬丝诊脉,太医给后宫女人看病的另一种方式是,拿块手帕盖在后宫女人的腕处,隔着手帕诊脉。这种方式,虽然也不是很准,但至少比悬丝诊脉靠点谱。
望闻问切,切是诊脉和按压腹部。按压腹部就别想了,男女授受不亲,诊脉又是走个形式,这望闻问切,就只剩下了望闻问。
望是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舌苔。皇上生病,除非病入膏肓,平时看病,你想让皇上伸舌头,还直视,不治你个大不敬罪就不错了!
给皇上看病,太医都得这样谨小慎微,更别说给后宫女人看病了。看脸?看舌苔?想都别想!这又让后宫女人伸舌头,又直视的,再生了情可不得了!这望闻问,又去了一样,只剩下闻和问了。
闻是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喘息。如果后宫女人患的病不咳嗽,且她又不想主动说话,悬丝诊脉离得又远,无法听得到喘息之声,那闻和问,就又去了一样,只剩下问了。
没错,太医院的太医们给后宫女人看病,完全靠问。聊天,还不能直接跟后宫女人聊,只能跟太监聊。
治病靠聊天,纯纯的谈话治疗,简称话疗。
后宫有资格让太医看病的女人,太后、皇后、妃嫔。宫女可没有资格,如果她们生了病,有办法的自己想办法,没办法的,那么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太医院每次派太医给皇室看病,至少都要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太医,并且全程由太监陪同。
诊脉,为了怕被说成不认真,只要身边的太监不喊停,太医们会一直不释。诊完脉后,每名太医会根据个人看病的情况,写出一套脉案,然后再相互讨论,各自发表意见。
太医们各自发表完意见,会形成一套治病的方案。为了表示谨慎,他们至少要费上一个时辰,并不停地研判用药,最终才会开出一张不温不火的药方。
开完了药方,要先交给太医院首席太医把关,无疑异后,再由太监转呈皇上。皇上看过后,会召来负责看管宫中珍藏药书的太监,把开出的药方,与宫中珍藏的药书进行比对,没有药理冲突后,方子才会被送到太医院。
太医院的每一味药,都放在用红纸标注的瓷坛子里,在配药时,太医们总是看三遍以上,才会从瓷坛子中把药取出,放在秤上称重。秤完后的药,会用红纸包成小包,在上边写上药名。
太医院熬药用的罐子是银制的,太医们熬药时,要把抓取的药煮沸三次,晾凉三次,如此之后才会用滤网把药汤滤出、装起,跟随太监把药送进宫中。
《山水行记的特点》第235章 望闻问切却难断天下之事(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