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44以彼之道 还彼自身(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连着几日,苏澜的营帐,苏瑞尚、孔峰、刘希、刘奇、陈度等人进进出出,不断地在演示什么。苏澜告诉他们,这叫“沙盘推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腊月二十一日的半夜,陈度和刘奇来到苏澜的营帐,苏瑞尚、孔峰和刘希也刚刚回来。陈度和刘奇兴奋地道:“那两个师爷失魂落魄,屁滚尿流,真是好可笑!”
“注意保密!”
陈度慧黠地一眨眼睛,道:“放心吧,我的人正看着他们呢!”
刘希道:“肖老虔婆和她两个干儿子高兴得……”
苏澜笑道:“无妨!有句话叫什么?天欲要他死亡,必先要他疯狂!”
陈度沉吟一下道:“案子审结以后,我觉得需留点银钱和粮食,苏长起害死那么多人命,侵占那么多财产,比如阿水娘家,将军家的两个孤儿,孤老孤儿都得赔偿!”
刘希道:“当然得赔偿!不过……”
苏澜一笑道:“就按照陈公子说的办吧,姨父。”
陈度先走了,他得去找暗卫作大战之前最后的准备。营帐里剩下苏瑞尚、孔峰、刘希、刘奇,还有苏澜。
苏澜沉吟了一下,看着他们,郑重地说道:“爹爹,孔伯伯、姨父,奇哥哥,我现在有三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一件是,明日审案,殿州府衙、南北城门、商贾重地,民居民宅,交通要道、隘口关卡都要派人或值守,或巡逻,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再让血案发生!还要吸取教训,无论将军和士兵都要武器不离身边,尤其是指挥系统必须高效运转!另外,几个将军叔叔、伯伯们也要亲自守在任上,将下辖的几个军营镇守之地看守得严严实实,尤其要注意海上动态,谨防倭寇报仇,随时御敌于海上,绝不能让倭寇上岸肆掠!”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苏澜叹了一口气道:“还有就是,爹爹乃五千多殿州卫兵的头领威烈将军。下辖五个军营,孔伯伯是定远将军,还有葛汉、韩志、丁强、苏辉和苏城几位将军、校尉,你们自然是休戚与共,荣辱一体!一人荣则大家荣,一人死则大家死。据我所知,你们卫兵是正规军队。而负责地方秩序和治安,维护地方稳定,比如负责筑城、守城、修路、运输的是地方军队,也就是府兵。府兵负责值守南北城门,本不应该归你们管,况且陶敏还曾经给他们下了放假手令。可是,城门洞开,倭寇进城,这样的大事你们磐石军营没有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以致倭寇掠夺杀戮,前所未有,极其惨烈!所以,你们是有责任的!”
她顿了一下,继续道:“还有姨父,虽然您只是通判,殿州府衙第二号人物,本来您的责任不大,可是因为前任知府调离,陶敏接任,在此新旧交接的敏感之际,通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陶敏一旦攀咬,您也是厄运难逃!所以……”
苏瑞尚、孔峰和刘希对望一眼,都低下头,道:“我们确实有责任!皇上如何震怒,我们都得接着!”
苏澜道:“就怕你们如此!对皇帝如何交代,那是后话!从现在起,你们三个人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担责这句话!起码案件审结之前不能说,尤其在公堂上,或者与陶敏对话时,千万不能这样说!否则,授人以柄,你们会万劫不复的!”
苏瑞尚、孔峰和刘希听了,只说幸亏。脸色惨白着直点头。
苏澜叹了一口气道:“陶敏肯定会纠缠这些事情!”她语气突然变得肃然,道:”不过,也不需害怕。应对之策就有三招,而且这三招一定要大加宣扬,一定要让殿州百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重点宣扬我们全歼倭寇,烧毁倭寇战船,英勇抗倭的事迹,尤其是爹爹、李旺和刘奇等军民身负重伤的情况!第二,宣传陶敏在大敌当前时的各种丑态,还有退敌后他装死赖活不出来安抚民众的事情!第三,还是……勾结倭寇的事情!不管他们搞什么,咱们来个一招制敌!他们不是实施搞死你,骗死你,缠死你,气死你么?我们就一招,咬死他!”
大家听了,觉得格外提气,齐声赞道:“太好了!”
苏澜道:“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事后怎么应付皇帝。案件审结后,你们就参酌着给皇帝上书,不要隐瞒事实,但是一定要有所侧重,比如城门洞开的事情,不可不提,但要一笔带过!而刚才我说的三点一定要不惜笔墨!”
她有点羞愧地道:“上书的事情,不是我的强项,我就不掺和了。不过爹爹和姨父可以和奇哥哥商议一下。另外,你们特别要和陈度参详,听听他的意见!”
苏瑞尚、孔峰和刘希好奇地问道:“陈度公子确实不错。不过,这给皇上上书的事情,为什么要听他的意见?”
苏澜一嗮,道:“以后,你们定会明白其中道理!”
这时,正跟杀一、杀二、杀三、杀四商谈如何杀人的某人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咦,怎么感觉好像有人盯着自己呢?!
苏澜想了一想,道:“爹爹,你们在明日案件审结以后,对外宣告的抗倭战况要有所调整,比如,李嬷嬷的死亡,还有阿水娘的儿子顾阿水,都应该归结到被倭寇威逼杀害的百姓之中,至于苏长起等人,那就不用我多说了!”
刘奇点头道:“这个自然!”他由衷地佩服道:“妹妹思虑真是周全!还有,依妹妹看来,这个陈度不简单,那就肯定不简单……”
某人自然又打了一个喷嚏!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大成风华之绝响。
《大明风华之》第一部 殿州惊涛 44以彼之道 还彼自身(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