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四十七章 蛰伏18年的先锋集团求订阅(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更是在种界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外资入侵或急起反击”,

“市场沦陷或恢复失地”,

“跨国公司攻城略池”,

乃至于华夏种业姓中还是姓洋。

但除了搅起了一圈圈激情跌宕的舆论涟漪外,先锋公司还给国内的育种专家们深深的上了一课。

暂时抛开国界的成见,

先锋公司进入华夏,从设办事处,建立公司,深入调研,开展研究,培育品种。

瞬间过去了十几年。

经过坚持和努力,终于培育出了先玉335系列玉米杂交种。

贫穷的农民渴望增产增收,远虑的政府担心‘粮食安全’,种业老板期盼获取丰厚利润。

先玉335是先锋公司在华夏土地上培育的适合华夏农民种植的品种。

对农民来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因为它能增产增收。

相比之下,国内的育种氛围就浮躁多了。

育种研究五年为一周期,要申报课题、争取经费、应付检查、评比验收;

要承受一年一报告、三年一大结、五年出成果的压力;

还要追求提级、升职、涨工资的目标。

所以育种立项时更愿意承担‘桃三杏四梨五年,种枣一年就见钱’的课题。

更有快捷者,比着瓢,画个葫芦,直接引用材料,套搬育种方法。

一两年就吆喝着,类郑单958,类先玉335上市了。

先玉335的选育则是另一番场景,规范化、程序化、数据化的商业育种平台。

有预见性的育种,资源共享,育种目标紧贴市场,经费充足,方向明确。

每个杂交种商业化前至少要经历100多个试点和200多个农民地块种植试验。

育种人员也没有争经费、评职称、报成果的困扰。

兢兢业业,专注研究,耐住寂寞,经受失败。

十年磨一剑,一出手即风风火火,遍地开花。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读书阁》第四十七章 蛰伏18年的先锋集团求订阅(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