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162 边塞笳声7(第2/3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一个老汉高高兴兴举着手里的银子给许远征看:“许司令,今年按照你交给我们的,我们付钱买东西,不用羊了,这可方便多了。”

“是啊,我们也不用赊账不多给羊了……”旁边有人道。

这是许远征教给蒙古人的交易方式。蒙古商业不发达,许多商品都是内地运来的。蒙古人买商品,是以羊作为交换。若货物的价格是10只羊,那么当时是可以赊欠的,到年底内地商人索要12只羊。内地商人的理由是羊要下崽的,数量就增加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蒙古人因为买货时不需付款,当时不需交羊,反而认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而喜欢赊欠。许远征制定了交易规则,不允许内地商人这样做,规范了正常的交易。加之边业银行的开办,交易便利了,蒙古人也认识到此种交易的合理之处。

许多人在报纸上攻击许远征是武人的野蛮,打击欺压蒙古人,其实,只是初时收复蒙古的时候许远征对蒙古王公贵族严厉。及至这数月的经营,许远征是苦心的为蒙古人谋利益是。当然,这些是政敌所看不到的。

“诸位,许远征今日要返回北平,由此路过,烦请诸位请给许远征让出一条路,许远征谢过大家了。”

许远征下车,向众人拱手道。

众人只道他是日常公务,便也自发的迅速让出了路,一路祝他平安顺利,有几个人追问着,“许司令什么时候回来……”

从那些蒙古人的眼中,凌寒看到了他们对许远征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尊重。

许远征未回答,然而,在车内面容越发的严肃。

几日的辗转,许远征与凌寒抵达北平。一路上,虽然前途灰暗,但是许远征却仍旧是翻阅着一本词谱。一页纸从书页里掉了出来,许远征看了看,递给了凌寒。

“送你吧……你也该是多看看古书诗文。我们的民族有光辉伟大的文明和历史,有凛凛的风骨,这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需要去回顾去了解的。也是你在西方留学学不到的。”

许远征道。

凌寒点头应下。打开那一页纸,纸上是许远征写的一首诗。

“《早发叨林》冲寒自觉铁衣轻,莫负荒沙万里行。似月似霜唯马啸,疑云疑雨问鸡鸣。中原搅辔信孤愤,大海回澜作夜声。且促毡车趁遥曙,沉沉阊阖渐清明。”

从力透纸背的字里,从大气雄浑的诗作中,凌寒仿佛是回到了去年初冬大学雪纷飞的漫漫征途,他们曾经斗志昂扬,豪气冲云天……

这是许远征的风骨。

车至北平,已经是午后,便有杜总理府上的人来迎接。

“走,跟我去见杜总理。”许远征吩咐,并没有给凌寒拒绝的余地。

凌寒只得应着。

五月底的北平已经是夏季的溽热,这天气转换来的如此之快,凌寒一时间还有些适应不来。眼前不再是莽原,耳边不再是蹩脚的汉语,北平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车水马龙,小贩的吆喝声听起来都亲切。

凌寒打开车窗看窗外,不由得有些喜悦。若是没有家国的沉重,真太平盛世时候,过着眼前透着烟火气的生活,也是福气。

不过眼前没有留给凌寒多少展望的时间,铁狮子胡同杜总理府已经到了。

总理府院子里的蔓藤更是浓密了,绿树成荫,一年一年。

上次见杜总理还是一年前,而今,依旧是这里,依旧是称呼杜总理,杜祥和已经是辞职之后再度组阁任总理了。

凌寒忽然感受到云雨翻覆的感觉,不由得多看许远征一眼,这其中的多少惊涛骇浪闯过,便是因着眼前人的机智谋略。

“总理今儿没有午休,就一边喝茶一边等你们的。”一个家人对许远征道。

杜祥和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上午办公,下午饭后午休一会儿,不忙的时候就打打牌下下棋,晚上会客。听着家人说他没有午休,便是心底有事儿睡不着了。

许远征点头表示明白。

杜祥和依旧是那个温和而清癯的老人,看着凌寒,是长辈的慈爱。

凌寒端正恭敬的行礼,杜祥和站起来相迎。

“我知道你们在北地的风雪里艰辛辗转,历经辛苦才有现在局面,叫你们回来,也知道你们不愿意不甘心,只是眼下我也种种无奈,虽是下策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杜祥和话说的直接,很是真诚。

《他从烽烟中走来百科》162 边塞笳声7(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