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程心无意瞥一眼,便对上霍泉的笑眸。
她:&ldo;……&rdo;
锦中的图书馆不像大学的图书馆,从来不是学生复习的良地。初三级高三级若想逃离课室去别处自习,通常会选择阶梯课室。
程心曾以为图书馆会是个安全地方,尤其在高考在即的六月。
眼下左边是窗户,右边是他,路被堵了。程心只好直起腰,提高警觉,眼睛不离手上的杂志。
霍泉不知从哪变出笔与纸,沙沙写了一会,再将纸移到她眼皮底下。
他低声问:&ldo;你话我去哪一间好?&rdo;
纸上写着&ldo;清华&rdo;和&ldo;执大&rdo;。
据说最近高三级要填报志愿了,学生之间都在传霍泉要报清华大学,要成为锦中第四位被清华录取的学生。
而他的口吻,仿佛想去就一定能去,不用考似的,自大至极。
他又说:&ldo;你旺我,帮我点一点。&rdo;
程心嘴角翘起一抹冷笑。
她用自己的笔在纸上回话‐‐
祝你复读。
对于高三考生来讲,&ldo;复读&rdo;无异是最毒的诅咒。
霍泉不怒反笑,&ldo;哈,你就这么舍不得我,非要我再陪你一年?&rdo;
他往她倾了倾身,&ldo;要不我复读四次,等你一起高考?&rdo;
始终低低且平静的腔调听不出是玩笑还是认真。
程心站起来捡书就走。
图书馆安静,人人都低着头。
她不想搞出太大的动作,霍泉也正有此意,所以蛮配合地往前移了移椅子,腾出空间容身后的人一闪而过。
第82章第82章
桂江公司这趟北京之行没有白跑。
早在出发之前,他们就将目标定为寻找能支撑整个学校运营的个人或企业合作。
毕竟隔行如隔山,卖别墅都没搞明白,又要再办教育,实在费不过神来,索性找专家或专业团队联手合办。
前后拜访了几家学校,辗转认识了一位从香港去北京办教育产业的香港人蔡先生,母语沟通事半功倍,大家一拍即合。
他们商量了许多问题,包括学校的招生对象如何定位。
桂江的原意是办专门给富人子女读书的学校,而这个&ldo;富人&rdo;,是指本地有钱人还是在内地做生意的港澳台有钱人。
前者接受国内教育制度,后者不吃国内那一套。
搞清楚到底要招谁的子女做学生,直接关系到学校要走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哪一种模式更容易吸引生源,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桂江一时三刻给不了答案。
斟酌期间,蔡先生提了另一个问题:&ldo;你们打算办小学还是办中学?&rdo;
阿爸:&ldo;办小学。我们考察过省城的私立学校,几乎全是中学,而且本地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公立中学。要与众不同吸引生源,得办小学。&rdo;
&ldo;那学校的硬件你们准备好了?&rdo;
&ldo;对。&rdo;
以桂江的建筑经验,两三个月起一幢教学楼出来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希望使用原有的资源来减少成本支出,比如北苑别墅那几幢闲置的会所。
别墅卖不出去,会所等同报废,倒不如拿去做学校。
《我家三姐妹[重生》第111章(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