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页)
言情小说www.yanqingxs.org
等将来北苑旺了,再重建会所也来得及。
桂江向蔡先生展示图纸与实景图,可见建筑物面积不少,新净又牢固,还带些欧式风情。
蔡先生边研看边喃喃:&ldo;这个可以试试。&rdo;
桂江:&ldo;就用这几幢楼吧,不然赶不上9月开学。&rdo;
蔡先生一愣,&ldo;你指明年9月抑或今年9月?&rdo;
桂江:&ldo;当然是今年9月!&rdo;
等明年?恐怕桂江到时被供应商拆得连渣都没了。
蔡先生恍然:&ldo;既然如此,不要纠结办哪一种教育模式了,我建议两种都上!两种有钱人都抓住不放!针对本地的,我们可以与北京的名校合作,针对港澳台的,我们找香港的名校联手。不用担心,这方面的资源我都有。&rdo;
桂江一片和应,这五十五十的方式好!
有心办事和有能力办事的人聚在一起,事情很快就会商议出结果。
他们做了许多决定。
当中有将学校定名为&ldo;桂江学校&rdo;,学校划分&ldo;精英部&rdo;与&ldo;国际部&rdo;,每部每级只设三个班,每班30人。
这和当时公立学校每班动辄五六十人的规模相比,算是小班教学了。
而且设的班少,一来减轻运营与招生的压力,二来营造&ldo;物以稀为贵&rdo;的效果。
有了大方向与细节,资金硬件以及软件资源一一到位后,桂江学校又快又稳地在平地冒了出来。
有供应商定期来桂江催收货款,他们发现了异样。
以前桂江恨不得他们消失,推三推四不见不接,拖拖拖!
现在,他们居然几个人出来迎接,并且热情好客地问:&ldo;家里有孩子吗?上几年级了?&rdo;
供应商:&ldo;……&rdo;
知道桂江要办学校之后,供应商更懵了。
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里有第二家桂江?
拿塞过来的宣传单看了看,又看了看,当即破口大骂:&ldo;叼你桂江!学费一年6万,还要收30万储备金?我储你老母!&rdo;
桂江笑嘻嘻的,示意他们仔细阅读宣传单上的内容‐‐
&ldo;精英部&rdo;,与北京瑞兴小学合作。瑞兴小学什么名堂?介绍上写是北京十佳名校。
没听说过,不知真伪。
但&ldo;国际部&rdo;,与香港圣莎学院小学部合作。顶,这个他们懂!
天天看新闻的都听过香港圣莎学院的大名,那是许多香港名人的母校啊,中学部还盛产会考10a资优生的香港老牌名校。
由此推彼,看来瑞兴小学的来头假不了。
&ldo;叼你桂江,欠我七八十万不还,竟然还想我掏几十万出来报名读书?鬼知道你是不是想再捞一笔然后跑路!&rdo;
供应商骂骂咧咧,坚决不上当。
好在蔡先生有一手,他对于学校的宣传推广很在行,人脉丰富,几个广告一出街就引来不少电话咨询。
到了学校落成,剪彩之日,北京瑞兴小学与香港圣莎学院的校长都出席了,本地报纸因此大肆报道,新来的&ldo;桂江学校&rdo;霎时在坊间名声大振,招生出乎意料的顺利。
报名的最后阶段,有好几个供应商拖着子女来求学位。
这些供应商来催收货款时一个比一个说得惨,帮子女掏学费时则一个比一个豪爽。
有人和桂江商量:&ldo;反正你们都欠我钱,储备金就别收了。我两个儿子,一共60万储备金,给免了,就当你们还清了那70万欠款。&rdo;
桂江谦笑:&ldo;一码归一码,欠款是欠款,学费是学费,不宜混为一谈。&rdo;
桂江不是没想过用免收储备金的方式来抵消所欠供应商的货款,这一步到位解决问题的方法简直魅力无穷。
但蔡先生强烈反对,他解释,这种操作方式一旦传出来,会令学校形象受损,因为不够纯正不够严谨,容易被人质疑教学质量与师德从而影响整所学校的声誉。
《我家三姐妹[重生》第111章(第2/2页)